秋天小说

秋天小说>奸臣洗白计划 > 棺柩归(第1页)

棺柩归(第1页)

苏锦绣坐于马车中,平复着急促的喘息。

应不寐的马车极为宽敞,铺着锦缎软垫的主位宛若一张小榻,中间还设着一张雅致矮几。

应不寐拿过矮几上的糕点递来,苏锦绣想起方才他让长庚故意惊吓自己的事,余气未消,便抬手轻打了一下他的手腕。

应不寐无奈一笑,伸手替她理了理鬓边散乱的发丝,低声解释道:“我原去张府寻你不得,后经多方打探,才知晓他另有这山中别院,今日方匆匆赶来。”

此处深藏山中,路径曲折,他仅用两日便寻到这里,确实已是神速。于是苏锦绣便自己找了台阶下,接过糕点吃下,却不慎噎住。

应不寐见状忙倒了杯茶递过去。

她正仰头喝茶,忽听应不寐用一种半开玩笑、半郑重的语气说:“那日在华韵阁的静堂里,我在神明面前说过,不会再骗你。还这么紧张,是不信我吗?”

苏锦绣喝完茶,并未看他,自己又倒了一杯,淡淡地说:“我信过你的。”

是,她曾经信过他的,而且不止一次。

应不寐将翻涌的情绪强压下去,只取过一件锦缎披风,轻轻替她披上,又细细系好带子。

苏锦绣刚从险境脱身,劫后余生的疲惫让她没了心力与他斗嘴或抵抗,便任由他动作。

应不寐趁机细细看着光晕下的她,许是这几日忧思过度、未能安歇,脸色略泛苍白,心中不禁泛起一阵怜惜。

他搓了搓手,仿佛在斟酌如何开口,终于说起了过往:“我母妃……曾是先帝最宠爱的宸妃,而太后是先帝的发妻。她二人,就像吕雉与戚夫人。母妃在世时受尽荣宠,可在太后眼中,却是锥心之辱。我年轻时不知收敛锋芒,竟不知,父皇一殡天,便是我和母妃的死期。”

苏锦绣闻言抬头,细细打量他。只见他脸上满是平淡的哀戚,全然没了往日的跳脱轻佻。

吕雉之于戚夫人吗?

原来他往日那般风流不羁、挥金如土,不过是为了苟全性命,故意装出胸无大志的模样?念及此处,苏锦绣心中不禁泛起一丝怜悯。

而应不寐恰好续道:“父皇早有先见之明,为我母子留下一道保命密旨。母妃心灰意冷,为求一线生机,自请将我剔除皇谱,遁入空门为道。”

“本以为此举能令太后与官家放下猜忌,却不料只要人还活着,那些过往的屈辱便在他们眼前挥之不去。是以我只能日日流连秦楼楚馆,故作沉迷声色,方能让他们安心,才能苟活至今。”

应不寐说着,突然伸手握住苏锦绣的手。苏锦绣一惊,想要抽回,他却只是从矮几上取过一个暖炉塞进她掌心,便松开了手。

“秋分了,天凉,暖着些。”

苏锦绣没有再推拒,默了一会,又忍不住问:“那密旨怎么会到张明叙手里?”

应不寐苦笑:“阴差阳错。我将它藏在了道观中,那日他到观中公办,无意间碰翻了藏密旨的匣子。他得此密旨,便知晓了我的真实身份,从此以此要挟,逼我替他做尽龌龊之事,其中便有为他寻访与画像中女子相似之人。毕竟醉春坊是我所开。”

所以他们初见那段时光,他那般殷勤备至,不过是因为她比谁都更像那画中的女子,于他有利可图罢了。

可事到如今,种种纠缠下来,终究是他的恩情大过了伤害。苏锦绣便淡淡说道:“如今我已帮你把密旨拿回来了。想来你以后也不会再利用我了,能让我清静些了吧?”

应不寐急切地想解释,马车却突然猛地停住。前面传来长庚低沉而急促的声音:“公子,前方来了一队人马!”

应不寐先下了车,苏锦绣望着他的背影,竟觉这场景似曾相识。第一次在张府门口见张明叙时,也是这般剑拔弩张的阵仗。

不同的是,应不寐如今有了密旨在手,底气十足。他在外与张明叙争辩,不再虚与委蛇,甚至直接喝令他滚开。听着外面的争执,苏锦绣掀开车帘张望,只见张明叙带了数名小厮和侍卫,而己方只有他们三人。于是她也掀开帘子,缓缓下了车。

应不寐忙上前扶住她,皱眉道:“怎么下来了?夜寒露重,小心着凉。”说着又替她拢了拢披风,“别担心,我和长庚都习过武,对付这些人绰绰有余。”

苏锦绣点了点头,目光转向马上的张明叙。

张明叙见她下车,竟情不自禁地唤了一声:“嫣儿,过来。”

苏锦绣闻言皱眉,冷冷道:“嫣儿已经死了。”

他们此时身处一处高地,从崖边平地向下望去,可见一条湍急的河流。苏锦绣指着那河,直视张明叙:“是被你逼的,掉进这般冰冷刺骨的水里,活活溺死的!”

“闭嘴!”张明叙呼吸陡然粗重,握紧的拳头青筋暴起,嘶吼道,“我和嫣儿,我们才是最先认识彼此的!我们两情相悦,他凭什么横插一脚……凭什么!”

张明叙腰间的佩刀未入鞘,随着他剧烈的呼吸抖动,苏锦绣清晰地看见刀刃上还沾着血迹。

张明叙顺着她的目光看向佩刀,暴怒瞬间转为残忍的笑。他虽未明言,但苏锦绣瞬间便能想到,这剑上的血,十有八九是严嬷嬷的。

一股寒意夹着怒火从心中腾起,苏锦绣开口将他那虚伪的深情彻底戳破:“你若是真心爱嫣儿,现在就跳下去,去陪她殉情啊!何必如此丧心病狂,屡次伤及无辜!”

张明叙气急反笑,抬手示意身后的侍卫上前。应不寐立刻将苏锦绣往后护住,长庚则迈步向前。苏锦绣扫了一眼那些侍卫,心中已有计较。张明叙能调动的,不过是皇家拨下的禁军或羽林卫之流。

不到万不得已,苏锦绣绝不想借逢家的势。可此刻见那些御林卫人人持刀,锋芒毕露,应不寐和长庚武功再高,面对数十把刀的围攻,就算能赢,也难免身受重创。她实在不忍他们为此流血,只好搬出逢将军的名号,以作威慑。

她深吸一口气,目光锐利地望向张明叙,一字一句道:“我如今是逢府义女,你岂敢动我?”

那些侍卫显然都听过这位镇国大将军的威名。久历沙场,未尝一败,是保家卫国的柱石,也几乎是军中的信仰。闻言,纷纷停下了脚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