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小说

秋天小说>成为科举文男配长姐后 > 014(第2页)

014(第2页)

她温和地摸摸苏缜的脑袋:“你别想太多,吃完果子去帮姨妈烧火。”

苏缜顺着她的抚摸点头,乖得像只家养的萨摩:“好嘞,姐,我这就去。”

书院出了这样的事情,教谕很是重视,专程过来学院视察,上去看教学区,下午看教工区,学生们也因此得以放了半天的假。

苏宜便趁着假期将抄好的书送去书肆,近来她抄书行情见涨,这次想来能拿不少。

而上次中秋回乡之时,她听窦氏说起,家中债务已还得差不多,年底有望清账,便打算让苏缜带一些钱回去,也算是为家里清账工程出一份力。

苏缜陪着苏宜去书肆交书,看那老板让账房直接拿了两贯钱给她,瞬间目瞪口呆。

短暂的惊讶过后,他提笔写了几个字后绕到李哲身旁,开口询问:“我这笔字抄书的话,能值多少?”

苏宜想起原文对苏缜的描述,敏感自卑又有些阴鸷,很少主动和人攀谈。

而今苏缜的性格比起她刚穿越时发生了不少变化,看来在私塾当“鸡头”的日子着实过得不错,人也变得开朗自信起来。

李哲看了一眼,摇头道:“而今板印书册成本不高,花不了几个钱,这样的字来抄书……我们一般是不收的。”

苏缜顿时泄气。

两人交谈之际,苏宜便在一边翻看着摆在书肆最显眼处的那些畅销书,弄清现在文化趋势,闻言对这苏缜道:“让你在家好好练字,你只当耳旁风,日后上了考场交卷子,也有卷面分,就算是入朝后呈奏疏写策论哪个不要用字?回家可别再懈怠了。”

苏缜闷声应了声“是”,苏宜便不再念他,而是拿了一本小说对着李哲问道:“这样加了评语的读本,是不是要比寻常书籍更贵一些?”

李哲看了那书册一眼,当即给了苏宜肯定答复。

苏宜也是刚才翻看时发现,而今最畅销的几本小说都有加注了书评的版本,形式上有些类似脂砚斋的评语。

传闻《红楼梦》留存的脂评本就是由藏书家抄录传阅,可见在现实历史当中就颇有市场,而金陵一带的经济文化建设一直处于全国遥遥领先的水平,会有人出高价买带评语的书册倒也不并稀奇。

前提是评语足够吸引购书人。

苏宜大学时为了解压做过兼职up主,主攻影视区吐槽,写书评弹幕都算是老本行。

“这个什么价格?”她道,“我想试试。”

李哲道:“这要你先把书买回去,写好批注和评语再拿来寄卖,二八分成,我只收二成,可如果没人来买就要赔付上之前买书的钱,你可想好了。”

“那没事。”而今的苏宜已经不在乎这几个小钱,“这个月最畅销的应该就是《醉清风》了吧?先给我来十本。”

抄书虽然也是文化工作,但干的是体力活,点评写字不多,却更多的是脑力劳动。

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结合起来,效率应该能够翻倍。

回到姨母家中后,苏宜将今日得来的两贯钱都拿给苏缜,让他带回家去给母亲还债,苏缜抄着手执意不肯:“娘听说你在外抄书赚钱,心疼得不行,就连祖母都说,以前大户人家小姐只有被罚时才会抄书抄经,着实可怜,让我一定把钱给你。”

他想了想,又补上一句,道:“就算你现在手里宽裕,不要家里给的钱,我也不可能拿你的钱。”

正在两人拉扯之间,李哲又找到钟家来,说是还有要事要找苏宜商议。

这才刚刚分别不足一个时辰,苏宜也想不出李老板这会儿能有什么大事要说,但还是将他请了进来,态度极好的询问他有何要事。

李哲激动地搓搓手,压低声音道:“书肆来了个大单,就在方才!”

“什么大单?”

“鸿阳缎庄的秦老板看了你的字之后,说跟他亡妻字迹有七分像,想请你写两幅字摆家里绣屏风上,按字记价,每个字纹银一两。”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