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再多言,只是默默地、小心地调整了一下怀抱的姿势,将沉甸甸的蛋糕盒和金合欢花束更稳地抱在胸前,像是捧着两份来自未知时空的、沉甸甸的礼物,一份是喧闹的友情,一份是沉默的神秘。
然后,他转过身,一步一步,略显缓慢地踏上回宿舍的楼梯,木质楼梯发出轻微的吱呀声,应和着他的脚步声。
他将身后室友们后续更加热烈的打趣、猜测和笑声,暂时关在了门外。
寂静的楼道里,光线昏暗,只有他的脚步声和金合欢枝叶细微的摩擦声,以及自己依旧未平复的心跳。
那清雅独特的香气,混合着尤加利叶微苦的木质气息,随着他的脚步,在空气中幽幽地弥漫开来,缠绕不散,如同一个无声的谜。
晚上的聚餐热闹非凡,烤鱼馆人声鼎沸,麻辣鲜香的气息弥漫在空中,勾人食欲。蛋糕甜腻可口,被室友们笑着抹了一点在他脸上。
沈知时笑着,应酬着,配合着拍照,接受着祝福,心底却始终萦绕着那束花和那张卡片带来的巨大波澜,像湖底汹涌的暗流,表面却维持着平静。那金合欢的灿烂颜色和独特香气,仿佛在他眼前、鼻尖挥之不去。
聚餐结束回到宿舍,已是夜深。赵辰和黄凯又迅速投入了激烈的游戏世界,键盘鼠标声噼啪作响,伴随着激动的喊叫。
沈知时坐回自己的书桌前,打开了那盏光线柔和的台灯,在桌面上圈出一片温暖而私密的光晕。
金合欢被暂时插在一个洗干净的透明玻璃水壶里,放在太和殿模型旁边,它的灿烂金黄与模型的沉静木色形成奇妙的对比。
它的清甜香气混合着尤加利叶微苦的木质调,在静谧的秋夜里静静弥漫,有一种安抚人心的力量,驱散了些许烤鱼留下的重口味气息。
他再次拿起那张深蓝色的卡片,就着灯光,仔细地、反复地看着那句“新起点,愿你如星璀璨”。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卡片的边缘,那细腻的质感仿佛也带着书写者的心意。嘴角不自觉地弯起一个温和而真实的弧度,这份祝福,简洁,却无比真诚,直抵人心,比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更有力量。
出于某种自己也说不清道不明的、强烈的好奇心和一种迫切的追溯感,他轻轻拉开书桌抽屉,从一个很少动用的笔记本硬壳封底夹层里,取出了一个小巧的透明文件袋,里面珍而重之地保存着——当年从那座太和殿模型承重柱里取出的、匿名纸条的复印件。
四年过去,纸张已经有些软旧,字迹的墨色也似乎淡去些许,但那份工整与克制,依旧清晰。
台灯温暖的光线下,他将两张纸并排摊开在桌面上,目光如同最精密的扫描仪,在两处笔迹间来回地、反复地逡巡,对比着每一个字的起笔、运笔、收笔,每一个偏旁部首的间架结构,不放过任何一丝微小的相似或不同。
沈知时的眉头微微蹙起,专注中带着一丝越来越浓的困惑和不确定。
有点像……吗?
确实都是那种娟秀工整、一丝不苟的风格,看得出书写者极其认真。某些笔画的习惯,比如“愿”字的那一撇,弧度与力度;“璀”字的王字旁,最后一横的收笔方式;“星”字的日字头与生字底的连接……似乎真的有某种微妙的、难以言喻的相似之处?那种笔锋的藏露,结构的疏密……
但毕竟时间久远,复印件也可能存在失真,且卡片上的字似乎更沉稳有力一些?
笔画也更坚定?是四年间书写习惯自然演变的结果?还是根本就是两个人?他紧紧盯着,试图抓住那丝飘忽的直觉,指尖无意识地划过纸面,却终究无法完全确定,无法得出斩钉截铁的结论。这更像是一种基于强烈直觉的模糊感觉,而非确凿无疑的实证。希望和怀疑在他心中拉锯。
“会是他吗?”一个几乎荒谬的、却带着致命诱惑力的念头不受控制地冒了出来,心脏因为这个想法而猛地加速。
但他随即轻轻摇头,低声自语,声音里带着更多的疑惑和自我否定,“不……不可能。他在南京……这太荒谬了,太不现实了。”
地理的距离和现实的逻辑像一盆冷水,浇熄了那点骤然冒起的火花。
这个想法让他对那个匿名的、似乎持续关注着他的“朋友”产生了更深的好奇和一种奇妙的、跨越时空的联结感——原来对方这些年来,一直就在某个不远的角落,默默地、持续地关注着自己吗?
这是一种怎样的心意?深沉而克制,不求回应。
他第一次带着一种近乎迫切的心情,点开手机微信,像个执着而细致的侦探般,开始翻看近期的朋友圈、各种私信聊天记录、甚至是一些不那么熟悉的人的留言和点赞,试图从浩如烟海的信息中寻找一丝可能的蛛丝马迹,任何与花、与金合欢、与生日祝福相关的线索。
目光快速而专注地扫过一条条动态,忽然,一条发布于一周前、来自陈璐(高二参加海外游学项目时认识的女生,现在在南工大学视觉传达)的朋友圈吸引了他全部注意力:
“【花间集FloraStudio】中秋国庆双节订单爆仓预警!宝贝们太热情了!花材配送可能会稍有延误,急单的亲们请务必提前私信沟通哦![双手合十]附:今日份治愈系草稿——尤加利+金合欢,等待它们的绽放时刻~[图片]”
配图是一张在工作台上拍摄的照片:灰绿色的尤加利叶、几枝含苞待放的金合欢、还有一卷深邃的蓝色包装纸散落一旁,构图随意却很有美感,光影柔和。
陈璐在这家叫“花间集”的花店工作?还是只是帮朋友的店做宣传?武汉的花店……
他几乎是立刻点进陈璐的朋友圈主页,指尖快速地向下方滑动,浏览着她近期的动态。
一条普通的校园秋景照片下方,点赞列表中,一个熟悉的名字赫然在列,像一道微弱的电光闪过——林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