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小说

秋天小说>可我在乎那些被埋葬的孩子 > 第17章 儿相还在工作(第1页)

第17章 儿相还在工作(第1页)

通常来说,绝大多数出现问题后及时得到了儿相介入的家庭,都会在福祉士的第一次介入后,纠正自身存在的问题。

人们听闻此事后的反应几乎都是“这怎么可能”。毕竟,如果人是这么容易改变的生物,这个社会也不该是如今这副模样。

但这的确是有数据支撑的事实,构成了这个事实的原因也称不上复杂。

首先,如果说“报警”是警察出手介入的标准的话,那儿童相谈所介入的标准是什么呢?

事实上这个标准相当的暧昧,上至严重到家属已然入狱的恶性虐童案,下至邻里听到了异响,察觉到隔壁的小孩儿总是在痛哭。

当然,这还是家属有问题的那部分。儿童相谈所除此之外,也会负责对少年犯进行心理辅导……但这略微偏离了最初的那个疑问了,话归正题。

由于儿童相谈所可以介入的标准很是暧昧,因此,面对那些本意并非是要虐待儿童,只是情绪一时走了极端,犯了错误的家长时,儿相的工作人员也会使用怀柔政策。

可在日本这样一个以“不要给他人添麻烦”为出厂设定的社会环境中,竟因“一点小事”惊动了邻里,甚至不得不让一个儿童保护组织进入了自家视察……

这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相当羞耻的一件事。

话已至此,敏锐之人或许已萌生了另一重疑惑。

……

这帮家伙,真的有这么正常吗?

我们在讨论的,可是一群会虐待孩子到邻里关系极其冷淡的东京人都抬手报警了的混账家伙唉?

这群混蛋,他们不该像电视里演的那样,是那种被社会逼到了死角的,彻底放弃了理性的疯子吗?

令人遗憾又用不着遗憾的是,

并非如此。

虽说那些走到了绝路的社会边缘人“家庭”的确更容易引发虐待事件,可儿童相谈所经手的绝大多数问题家庭,其内的成年人都是那种再普通不过的“正经人”。

是在便利店工作的店员、是提供着亲切微笑的客服人员、是大公司的白领、甚至也是由税金供养着的公务员。

引来儿相关注的原因,通常都是“一时没能控制好情绪”,又或“实在是太为孩子着想,正因此才跟着着急,一不小心就……”

绝对的恶人并不是没有,可与这些“正常的父母”相比,案例实在单薄。

而对这些“正常人”来说,儿相的拜访已足够耻辱。

结合儿童相谈所虽然没有执法权,却能向警察通报,对儿童执行“临时保护”。大多数的父母都会在儿相第一次介入后迅速调整心态,即使是装,也会装得像是彻底放下了脾气,得到了教训。

一方面,这是为了“不再给他人添麻烦”,令自己继续社死。

另一方面,则是“临时保护”可不像其字面那般温和无害。

这是一条可以将孩子强制带离父母身边的保护令。

最初的目的自然是为了保护那些被虐待到体无完肤,却无处可逃的孩子,为其提供一个监护人够不着的避难所;

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儿童相谈所负责的保护与观察的对象中,多出了许多有前科的少年犯。

尽管入园时,工作人员的确会尽可能的为二者分流,不令任何孩子遭受二次伤害。

可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即使初心是好的,执行时也未必能好——孩子是大人的缩影,大家归根结底,都是同种生物。

而且,受害者会下意识的模仿施害者的暴行,以此报复生活给予自己的苦难,这也是很常见的社会难题。

是的。实际上,少年犯欺辱受虐儿童的现象,就和真正疯狂的父母一样,乃是少数中的少数。

更多的时候,受虐儿童彼此间也会形成小团体,甚至也有欺凌现象发生。

儿童相谈所并非理想乡、象牙塔。在很多人眼中,它也是都市传说中会“吃小孩”的坏地方。

不过,这又引发了一场奇妙的蝴蝶效应。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