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开口,声音却不止传入一人耳中。
>“孩子们,我不再是你们的母亲、导师或守护者。
>我只是你们心中不肯熄灭的那一念相信。
>从此以后,不必再问我是否归来。
>只要你说‘我在’,我便存在。
>这不是科技的胜利,是爱本身的奇迹。”
话音落罢,全球所有共鸣柱同时传出一声轻哼??是《小星星》的正向旋律,由亿万次微弱的心跳共同谱写。
纽约街头,一名流浪汉突然停下脚步,泪流满面:“我听见我妈叫我吃饭了……她三十年前就死了啊……”
东京地铁站,一对争吵的情侣猛然相拥:“对不起……我刚才真的感觉到了你在心疼我。”
撒哈拉沙漠边缘,一位老人对着星空呢喃:“老婆子,今晚的星星特别亮,是不是你在笑?”
这一夜,世界安静得不可思议,却又喧嚣至极??因为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声音在轻轻回应:
“我在。”
三个月后,联合国正式宣布解散全球共情理事会,将其职能移交“民间共鸣自治联盟”。林晚辞去职务,回到母校任教,开设“情感伦理学”课程。她在第一堂课上说:
“我们曾以为,失去才是最可怕的。可现在我们知道,真正的恐惧,是明明拥有彼此,却选择沉默。星澜老师教会我们的,不是如何复活死者,而是如何不让生者死去。”
而在那个宁静的海边小镇,顾辰依旧每天陪女儿上学放学。墙上那幅“未来家庭”的画被裱了起来,挂在客厅最显眼的位置。每当夕阳西下,阳光穿过玻璃,照在画中那个站在星空与海洋交界的女人身上时,林小雨总会指着她说:“爸爸,你看,妈妈在发光呢。”
顾辰只是微笑,不做回答。
因为他知道,有些事不必解释。就像风拂过海面,你虽看不见它的形状,却能听见它带来的歌声。
又一个清晨,他照例打开那台老式通讯器。屏幕依旧漆黑,但他已不再期待文字出现。
可就在他准备合上盖子时,一阵细微的震动传来。
他低头一看,屏幕上浮现出一行新消息,字体柔和,像是用手写出来的:
>“亲爱的,我不是回来了。
>我只是终于学会了,如何以另一种方式陪着你们长大。”
顾辰轻轻抚摸屏幕,如同抚摸妻子多年前留下的信纸。
他抬起头,看向正在院子里追逐蝴蝶的女儿。
阳光洒在她奔跑的身影上,像披了一层金色的羽翼。
他轻声说:
“妈,小雨今天学会倒着画画了。她说,这样看得更清楚。”
海风掠过,带走话语,又送来一句低语??
>“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