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为了自己两个嫡孙的前途,承恩公还是私心作祟,没有说出他们差点就把村口那棵仙枣树劝说成功,结果被他两个嫡孙嘀咕的小话给气得反悔了这件事。
毕竟承恩公清楚,此事一旦说出来,他的两个嫡孙前途就完蛋了,倘若承乾帝亲自去请仙人出山都没能成功的话,甚至可能迁怒到他两个嫡孙身上。
承恩公就冒险隐瞒了下来,毕竟承乾帝又不会主动去询问仙枣树为什么拒绝邀请,更不会找仙人问这种话。
承恩公重点提及的还是承乾帝命中无子,以及司源能够为承乾帝改命的事。
承乾帝果然听闻这件事之后,完全顾不得什么仙枣树不仙枣树了,一心只有‘这个黎先生能让朕生儿子,肯定是真仙人!’的念头。
然后直接决定他要亲自去拜访黎先生,把黎先生请到皇宫来为他逆天改命。
他不甘心自己父皇传到自己手上的皇位要拱手让给宗室其他人,他必须得要有一个自己的亲生儿子。
其实司源所居住的村子离京城不算近,但也不是特别远。
毕竟村子附近的山谷能被端亲王选中当做屯兵之所,要是离京城太近了,这些兵马岂不是很容易被承乾帝发现吗?
但要是离京城太远了,这些兵马屯来也起不了多大作用,毕竟远水解不了近渴,真要造反的时候,谁有功夫等端亲王远在天边的兵马慢慢赶来京城呢?
端亲王自然要把屯兵地点选在一个离京城不远不近的地方,既不会被发现异常,造反时又能方便调兵。
而且童铮作为承恩公的孙子,哪怕只是一个庶子,也是出身公府,就算只是考了一个同进士,当个县令小官,也不至于沦落到偏远地区当县令。
青阳县县令这个官职可还是一个肥缺,毕竟青阳县和青云县都是比较富裕的地方,在这里当县令油水多,又容易出政绩。
要不是倒霉遇到江湖上的五毒道人丧心病狂的给全县的人下瘟疫之毒,童铮这个青阳县县令可是让不少谋不到这个缺的人羡慕的。
可想而知离青阳县不远的村子,也不会偏僻到哪里去,离京城距离也不是很远。
所以承乾帝说自己要御驾亲临,承恩公也不觉得奇怪,更没有劝阻,他是赞同承乾帝亲自去请仙人的,甚至还劝说承乾帝带上皇后一起去。
毕竟如果仙人真那么执拗的不愿意来京城,那么皇帝皇后就可以在村子里暂时住两天,请求仙人帮他们怀上孩子再回京也行。
为了自家将来能成为下一任皇帝外家,承恩公的小算盘打得啪啪响。
承乾帝没察觉到承恩公的小算盘,他觉得自己悄悄出宫跑那么远就已经很麻烦了,还带上中宫皇后,那么谁为他管理后宫呢?于是他随口否决了。
承恩公也不好多劝,毕竟他总不能把自己的小心思摊在皇帝的面前。
承乾帝换上常服,安排好宫内事务之后,就亲自带着侍卫和承恩公前往青云县。
承乾帝更年轻一点的时候,也没少微服私访,穿上常服假扮普通公子哥到处跑,只是后来年纪大了一点,后宫总是没有子嗣出生,他着急的窝在后宫努力造人,这才没有再微服私访了。
如今再做起这种事来,也是熟门熟路。
因为心中的着急,承乾帝让人加急赶路,竟只用了比承恩公等人去时花费的时间的一半。
要不是有枣叶水撑着,年事已高的承恩公只怕都要受不住这种程度的长途跋涉。
承乾帝才不管他受不受得住,他满心就只有找仙人改变自己命中无子的命运,他要生儿子继承皇位!
承乾帝现在就像是一个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的溺水者。
以最快的速度赶到青云县之后,都没有在青云县停留,就直奔黎家。
这一次司源倒也没有那么拿乔了,毕竟承乾帝作为当今皇帝,还是要稍微给点儿面子的。
所以在承乾帝来之前,司源就提前开了大门,等承乾帝来到黎家门口时,正坐在院子里两棵枣树下跟于神医下棋的司源,好歹也站起身走到门口迎接承乾帝了。
不过指望司源对承乾帝行礼,那是不可能的,能起身迎接他都算给他面子了。
承乾帝也顾不得什么礼数不礼数了,一看见一袭白衣仙气飘飘很有仙人气质的司源,就冲过来充满期待的问道:“你就是能改变朕无子命运的黎先生吗?”
本来跟在司源身后也打算过来招待一下客人的于神医,听见这位新客人自称“朕”,顿时一惊,马上悄悄的往后溜了。
这可是当朝皇帝,不是他一个小小的大夫能凑上去的。
其他人的注意力都在司源的身上,自然无人注意到于神医的小动作。
司源见自己想钓的大鱼来了,便对着跟在承乾帝身后的其他人一挥手,顿时那些人就好像被一只无形大手抓住了一般,自动飞出了黎家大门,紧接着黎家大门就自动关闭了,他们只听见司源淡淡的声音:“此事本座要与陛下单独谈谈。”
被扔出来的童家人和皇帝的护卫们,面面相觑,也不知该不该进去打扰,还是承恩公发话了:“陛下与仙人有事商谈,我们还是在门口侯着吧。”
只看刚才司源把他们扔出来的那轻松劲儿,就知道他们全部一起上也不是司源的对手,倘若司源真想对皇帝动手,他们这些人冲进去也保护不了皇帝。
而且在关门之前,看承乾帝对司源那期待激动的模样,就知道承乾帝是主动想留下的,他们闯进去说不定还会激怒陛下呢。
留在门内的承乾帝看见司源一挥手就把人全都弄了出去,心惊不已,只觉得惊为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