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接一回,没完了是吧?这辈子光斩草除根去吧!
小胡掌柜还真没想那么远,活像被兜头扇了几十个耳刮子似的,蔫儿了。
半晌,他才干巴巴道:“爹,那现在怎么办啊?”
“现在知道叫我爹了?”胡掌柜没好气道,“你是我爹!”
小胡掌柜:“……”
那倒不必。
第32章
若非自己年近半百,来不及再生,胡掌柜简直懒得同他多费唇舌,“买卖人,所求者不过钱财,我原本想着,她既有那样的眼光和胆量,不如叫她直接将货交与我们……”
之前明月小打小闹,胡掌柜确实没将她放在眼里,可几次无形交手下来,他已改了主意。胡记在本地经营多年,买卖直做到下头若干乡镇,销路多得很,岂不比她自己东一头西一头乱碰t更好?
正所谓和气生财,如此一来,胡记省了往返进货的风险,又能比别家频繁上新,不愁无货可卖,那位明老板也不必担心积压、卖不出去……可如今!想到这里,胡掌柜忍不住狠狠瞪了儿子一眼。
可如今,都被这个孽障搞砸了!
到了这一步,小胡掌柜也清醒过来,讪讪道:“不过那俩人什么都没说,她也不知道是谁干的。”
“你当她是你啊?”胡掌柜皮笑肉不笑地比出三根手指头,“她每回来固县便只卖布,又不曾与人冲突,整个固县只有三家布庄,”又压下去一根,“姓刘的不大做这些,你自己算算,还剩几家?”
一共就两家,要换做自己,管他姓李还是姓胡,统统一竿子打死!
将儿子骂得抬不起头后,胡掌柜心里的火总算消了些,开始琢磨对策。
此事当真全怪这孽障吗?细细论来,怪,却不好全怪。
胡掌柜不得不承认自己有错,张管事也有错,错在低估了对方的崛起速度和胆量。
外来的野路子,自不会顾及什么江湖规矩,古往今来,乱拳打死老师傅的事还少么?
春节是一年之内的三大买卖黄金期之一,胡记这次进了将近两千两的货,若在往年,光那四家大客就能买走至少三成。可那个不守规矩的野丫头腿脚太快,自家进两次货的功夫,她就进了三次!一次比一次多,还次次赶在自己前头!
其实即便那四家不买,胡记也能慢慢卖出去,固县这么大呢!就是慢。
慢!
一日卖不完就一日不能回本,这叫压货!
买卖人最不愿听到的就是压货。
一旦压货,就意味着你的一笔银子动不了,动不了,回不了本儿,就不能进新货,不能进新货就吸引不了客人,吸引不了客人就流转不动,流转不动,银子就更回不来了……
做买卖看着风光,可能日进斗金,也可能说倒就倒了,甭管之前多么红火的生意,一旦被拖入这种泥沼,要不了多久便会举步维艰。
就算胡记沦落不到那般田地,可若坐以待毙,姓明的客人永远穿尖儿,胡记的货永远慢她一步,长此以往,胡记岂不成了永远慢人一步的二流店铺?!
想到这里,胡掌柜就比吃了苍蝇还难受。
经营多年,他无法忍受这样的落差。
凭什么?
凭什么我们老几个打下江山,安安分分守规矩做买卖,你一个黄毛丫头就可以不管不顾?
没滋没味吃了口冷茶,胡掌柜忽对着儿子开口,“你的人不是多么?去查,查查那位明老板现居何处。”
【你的人】三个字,他特意加重了语气。
“您不会叫我向她认错吧?”小胡掌柜一张脸都涨红了,梗着脖子道,“我不干!”
“住口!”胡掌柜阴着脸骂了一句。
只有两个字,却叫小胡掌柜莫名打个寒战。
他知道,爹是动了真火了。
胡掌柜确实火大。
这孽障私底下敢如此行事,头一个便是打量着自己翅膀硬了,不将他这个父亲放在眼里,也该长长记性。
与其说胡掌柜气儿子行事莽撞,倒不如说这份怒火更多的源自于多方面失控带来的焦虑:长期听话的儿子开始忤逆,长期稳定的买卖开始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