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干巴巴地说些话来缓和,“提前给您拜个早年……”
唉,不能从对方身上赚钱,她完全提不起编造甜言蜜语的兴致。
耗子给猫拜年,卞慈就跟见了鬼似的,五官都微微皱巴了。
他才要开口,漫不经心四处扫视的双眼却骤然停住,朝一个方向厉声喝道:“站住!”
声如炸雷,明月被惊得一个激灵,下意识顺着去看,就见一个挑着担子的中年汉子扭头就跑!
刚还不动如松的卞慈猎犬般蹿了出去,在她身侧带起一股旋风,几名旅客纷纷惊叫着避开。
“站住!”娃娃脸也从一旁冲过去,抓起胸前的竹哨就吹。
“吱~!”清脆的笛声出奇尖利,瞬间刺破码头的喧嚣。
卖苦力的工人,撑船的艄公,行走的商人……都在此刻停下手中动作,亲眼见证身高腿长的卞慈瞬间追上,从后背只是一脚,那厮便连人带担子斜飞到河里去。
卞慈走到河边,俯视着挣扎的那人冷笑,“跑,你再跑啊。”
盯了你几个月,就等着你年底干一票大的呢!
担子边缘被碾破,裂开一条大缝,随着主人的挣扎,浮起来几个油纸包。
那人会水,还想逃,扭头却见娃娃脸已两眼冒光地带着公差、抄着大网候在岸边,顿时如丧考妣。
“嘿,那一脚可真不赖!”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搬完货的苏小郎眉飞色舞,叉着腰看得津津有味。
“什么热闹都看!”明月白他一眼,跳上船去,催促艄公赶紧走,“快快快,启程启程!”
艄公站着呢,撑船也不妨碍看热闹,船都划出去两丈了还兴冲冲道:“嘿,私贩官茶的!看样子有好几斤呢,死罪!”
明月:“……”
她忍不住扭头去看,正见娃娃脸拖死鱼似的把人网上岸,另有差役将水中散落的油纸包打捞起来,打开一瞧,赫然是一抹绿。
明月不自觉联想到当初的郭老板和徐婶子,之前他们叫苦不迭,若今儿见了这场面,只怕要大呼庆幸了吧?
众目睽睽之下被抓,若无通天门路,只能秉公办理了。
北方冬天风大,明月又带着贵货,这次包的船略大些,除她和苏小郎之外,另有一主二辅三名船夫。
掌舵的艄公极健谈,一路上哪怕明月不开口,也会主动找话来说。
他也是去过京城的,还特意寻了些趣事来讲。
原本明月和苏小郎听得津津有味,用心记忆,想着或许来日用得上。可随着路程渐长,明月就觉得那些所谓趣闻不可靠起来,不乏什么东宫娘娘烙大饼,西宫娘娘卷大葱的离谱传闻,又说某位宰相的正牌夫人因家下厨子多给小妾一碗肉而大发雷霆……
明月:“……”莫不是他自己瞎编的吧!
私底下那打杂的小伙计也对明月偷笑,“他哪里知道什么正经话,乱吹牛,您听听就算……”
但地理风物之类,大多亲眼所见,倒可以捡着听一听。
“开封也有几路水运,就是民间称漕运的,”越往北走,西北风就越猛,有时太过猛烈,中小船便要停靠码头暂避锋芒。每每此时,艄公便会点起一袋粗烟叶,絮絮叨叨说些已翻来覆去说了不知多少遍的老话,“可多是运送木材、粮食,并各色军需之用,偶尔也走走官船,似咱们这等民用小船,是不许走的。”【注2】
所以明月和苏小郎要在开封府边界改走陆路。
“官船都能走?”明月随口问道。
“嘿嘿,那也得看多大的官儿,”艄公瞥了眼船舱,神秘兮兮道,“姑娘,你是北上做买卖吧?一次交不少税吧?”
对方既然这样猜,否认也无用,明月索性大大方方承认了,“也不知能不能成,先小打小闹试试吧。”
真真假假,谁又说得清?
“嗨,咱们平头老百姓的,小打小闹混个名堂便不错了!”艄公却深以为然,眼见左右船只都离得远,也不怕给人听了去,便嘿嘿笑道,“你端看杭州城内外、西湖边上那许多画舫、庄园、别苑,光石料、木料就得上万的银子,再别提什么假山流水的,花费十几、几十万两的多的是!你就说,什么正经买卖能挣那么多银子?”
不光他,明月也时常想这个问题:
到底怎么才能挣那么多钱!
或者说,究竟挣多少银子才舍得那般挥霍!
似那等豪宅和画舫,即便咬咬牙买得起,一般人也养护不起。
这话就有点危险了,船舱外的伙计刚捞起来一条大鱼,闻言便道:“怎么挣?人家有本事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