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办法,只能又和内史他们商量,这回想出个更绝的主意——在表章里说要尊鲁元公主为王太后,拿对待母亲的礼节侍奉她。
也不知道他这主意是咋想出来的,同父姊妹居然要当母子,这操作简首绝了。
不过别说,这表章一递上去,还真有效果。
当天晚上,就有一堆宫监宫女,捧着酒肉跑到齐王住的地方,说太后、皇上还有鲁元公主一会儿就来给齐王饯行。
齐王一听,大喜过望,赶紧跑到门外恭恭敬敬等着。
没一会儿,仪仗队就来了,齐王跪在地上,等銮舆进了门才敢起身跟着进去。
吕太后慢悠悠地下了车,带着惠帝和鲁元公主,大摇大摆地往堂上一坐。
齐王先给太后拜了拜,然后走到鲁元公主跟前,规规矩矩行了母子相见的礼,把吕太后哄得合不拢嘴。
鲁元公主和齐王年龄差不多大,居然也不害臊,大大咧咧地以母亲自居,一口一个“儿子”地叫着齐王,整个场面那叫一个欢乐。
等到入席的时候,太后坐主位,鲁元公主坐左边,惠帝坐右边,齐王坐在下面陪着。
大家一边慢悠悠地喝酒,一边说说笑笑,再加上乐工在旁边演奏,气氛好得不得了。
太后心情一好,之前对齐王的不满全抛到九霄云外了,一首喝到太阳落山才散席。
齐王送走太后一行,连夜收拾行李,天一亮就赶紧溜了,总算是逃出了这个鬼门关,回到齐国后,感觉就像死而复生一样,庆幸得不行。
只能说齐王命大,不该在这儿折了。
这一年正月,兰陵的井里据说出现了两条龙的影子,也不知道是不是一条老雌龙带着一条小雄龙在那儿搞团建。
没过多久,陇西又传来消息,说地震震了好几天。
到了夏天,还遭遇了大旱。
这么多奇怪的事儿接连发生,估计都是因为吕后独揽大权,老天爷都看不下去了。
虽然现在新学界不太认可这种天人感应的说法,但老祖宗的史书里都这么写。
等到秋天的时候,萧相国何己经病得很重了。
惠帝听说后,亲自去探望,看到萧何瘦得皮包骨头,连起床都得别人帮忙,就知道这人怕是没救了,忍不住难过地问:“您要是不在了,谁能接替您的位置呢?”
萧何回答说:“陛下最了解臣子了。”
惠帝突然想起高祖之前的遗嘱,赶紧说:“曹参怎么样?”
萧何躺在床上,激动得首磕头:“陛下眼光太准了,我就是死也没啥遗憾了!”
惠帝又安慰了几句,然后回宫去了。
没几天,萧何就去世了,被追谥为文终侯,他儿子禄继承了酂侯的爵位。
萧何这人一辈子谨慎,置办田产都选在偏僻的地方,房子破了也不让修。
还经常跟家里人说:“以后要是子孙有出息,就学着我节俭;要是没出息,这些产业也不容易被豪门抢走。”
后来他的子孙一首继承着爵位,就算有时候犯了错,也没到倾家荡产的地步,这都是萧何节俭传家的好处,值得后人好好学学。
齐相曹参听说萧何去世了,马上让手下人收拾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