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小说

秋天小说>戏说汉朝那些事儿 > 第82章 条侯相面(第2页)

第82章 条侯相面(第2页)

话说回来,汉文帝刚即位就立启为太子,那时候太子还小,没啥表现。

等汉文帝第二次改元,太子都成年了。

吴太子来京城,一起吃个饭没啥问题,可一起玩博戏就出事了。

就因为下棋争道,太子抄起棋盘就把人砸死了。

虽说吴太子也有不对,但这事儿也能看出太子这人心狠、度量小,和他爹汉文帝的宽仁比起来,那可差远了。

还有邓通给汉文帝吸脓疮这事,太子就记恨上了。

邓通确实有点离谱,但太子这度量也属实不大。

再说说周亚夫,在细柳驻军的时候,军规严得很,连天子来了都不能随便进,更别说其他人了。

这样的将才,那肯定得重用啊!

但要是没有汉文帝的识人之明,周亚夫说不定早就被冤枉入狱,背上谋反的罪名了。

历史上,司马穰苴被齐景公赏识,孙武子被吴阖庐重用,周亚夫被汉文帝看中,可见好将领离不开好君主,这也是为啥良臣都要好好选个靠谱的主公!

太子启接了老爹的班,顺利登基,史称景帝。

这一上位,先把薄太后尊为太皇太后,窦皇后升级成皇太后,接着就召集大臣开会,给先帝定庙号。

大臣们一番商议,决定称先帝为孝文皇帝,丞相申屠嘉还带头说,高祖功劳最大,文帝德行最高,应该尊高祖为太祖,文帝为太宗,世世代代祭祀不断,各地都得立太宗庙。

景帝一听,行,就这么办!

然后赶紧按照文帝遗愿,让大家别守太长时间的丧,风风火火把文帝葬到霸陵。

这一年冬天,景帝改了年号,景帝元年就这么来了。

廷尉张释之心里慌得一批,为啥呢?

原来景帝当太子的时候,和梁王一起坐车入朝,没在司马门下车,张释之当时就弹劾了他们。

现在景帝当了皇帝,张释之生怕被穿小鞋,天天提心吊胆,就找老隐士王生讨主意。

这王生在黄老之学这块那是相当有名,满朝公卿都得给他面子。

有一次王生竟然让张释之给他系袜子,张释之也不含糊,二话不说就跪下系好了,就因为这,王生觉得张释之人不错,经常往来。

张释之问计,王生说,你首接去找景帝认错,说不定能没事。

张释之照做,景帝嘴上说他奉公守法,应该的,但心里还是有点疙瘩。

没过半年,就把张释之打发到淮南当相,换了张欧当廷尉。

这张欧以前是东宫侍臣,学的刑名之学,为人老实,不喜欢搞苛刻那一套,手下人都服他。

景帝也挺给力,把笞刑的数目改了,五百减到三百,三百减到二百,再加上张欧公正断案,一时间,天下百姓都夸景帝是好皇帝。

眨眼到了景帝二年,太皇太后薄氏去世,葬在了南陵。

薄太后有个侄孙女,以前是景帝的妃子,景帝不太喜欢她,但看在亲戚的份上,还是立她当了皇后,这也为以后被废埋下了伏笔。

景帝还封了好几个儿子当王,这里就不细说了。

要说景帝身边的红人,晁错算一个。

早在文帝十五年,晁错就因为对策对得好,当上了中大夫。

景帝一即位,作为老部下,晁错立马得到重用,当上了内史。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