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小说

秋天小说>戏说汉朝那些事儿 > 第100章 贪功冒进(第2页)

第100章 贪功冒进(第2页)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韩安国他们带着大军,在马邑蹲守了好几天,一点动静都没有,只好改变计划出击。

等跑到边境,匈奴人早没影了,只能两手空空地回京城交差。

韩安国本来就不赞成王恢的计划,这次自然没啥责任;公孙贺他们也跟着逃过一劫。

倒霉催的王恢,作为“首席策划师”,劳师动众却放跑敌人,这妥妥的“办事不力”,不被治罪都说不过去。

“贪”这个字,不管男女,沾上就没好事。

这回说的朱买臣的老婆,下场挺惨,归根结底是“贪”字惹的祸。

朱买臣老婆非要离婚,不就是嫌贫爱富嘛。

结果呢,贪富的丢了名声,最后也没过上好日子;贪功的白费心思,还把自己搭进去了。

等到后悔的时候,啥都晚了,都落得个自杀的下场。

早知如此,还不如不贪呢!所以说,朱买臣老婆死了,不能怪朱买臣薄情,说到底,都是自己作的。

话说王恢这哥们儿带兵回来,一见到汉武帝,武帝当时就怒发冲冠,指着鼻子就开骂:“你小子劳师动众,还把敌人给放跑了,这锅你必须背!”

王恢心里那个委屈啊,心说皇上您自己就一点毛病没有?

但嘴上还得辩解:“陛下,我这次出兵,本来计划得那叫一个天衣无缝,前后夹击,就等着把单于给生擒了!各位将军在马邑埋伏,我带人抄敌人后路,截他们粮草辎重。谁能想到计划泄露了,单于脚底抹油溜了。

我手底下就三万人,怎么拦得住人家?我明知道回来就是死,但为了给陛下保住这三万人马,还是硬着头皮回来了!陛下要是开恩饶我一命,我保证戴罪立功;要是不饶,您就首接发落吧!”

武帝这气还没消呢,大手一挥,就让人把王恢关进大牢,按律治罪。

廷尉一琢磨,说王恢畏缩不前,该判死刑,上报给武帝。

武帝二话不说,首接批准,限期问斩。

王恢一听这消息,差点没吓尿裤子,赶紧让家里人拿出一千两黄金,送给武安侯田蚡,求他帮忙在皇上面前美言几句。

当时太皇太后窦氏早就去世了(武帝建元六年),丞相许昌也被炒了鱿鱼,田蚡顺利当上了丞相。

这田蚡内有太后撑腰,外是百官之首,觉得救王恢还不是小菜一碟,就乐呵呵地收下金子,进宫找王太后说情:“太后啊,王恢策划马邑之战,本来是个好计策,可惜被匈奴识破了。虽说没立大功,但罪不至死啊。要是把王恢杀了,这不等于帮匈奴报仇吗?陛下这不是一错再错嘛!”

王太后听了,不置可否地点点头。

等武帝来给太后请安,太后就把田蚡的话学了一遍。

武帝一听,立马反驳:“马邑这事儿,本来就是王恢出的主意。咱们出动三十万大军,就盼着打个大胜仗。就算单于跑了,王恢都绕到敌人后面了,咋就不能上去干一架,杀几个人,也好给大伙儿一个交代?他现在贪生怕死,躲着不出兵,要是不依法处置,我怎么跟天下人交代!”

武帝这话听起来挺在理,可惜就是只知道指责别人,不知道反省自己。

王太后本来跟王恢也没啥交情,就是看在弟弟的面子上帮着说句话。

见武帝说得义正词严,也不好再多嘴。

等武帝一走,她就派人把情况告诉田蚡。

田蚡这下没辙了,只能给王恢传个“坏消息”。

王恢这下彻底绝望了,心想与其被砍头,不如自己了断,省得身首异处。

等狱吏发现他自杀的时候,赶紧上报,武帝下诏不再追究。

别看武帝铁面无私,连太后和舅舅说情都不给面子,好像真的大公无私。

其实啊,武帝心里也有小九九,跟太后、舅舅有点小矛盾,正好拿王恢撒气,才不肯网开一面。

说到这儿,就得提提武帝的宠臣韩嫣。

这哥们儿深受武帝宠爱,赏赐拿到手软,有钱任性到啥程度呢?

用黄金做成弹丸打鸟。

长安的小孩儿听说韩嫣出去打猎,都跟着去。

韩嫣弹弓一射,弹丸掉哪儿就不管了,小孩儿们欢天喜地跑去捡,运气好捡到一个,能卖不少钱,韩嫣也不追究。

当时老百姓还编了个歌谣:“苦饥寒,逐金丸。”

武帝就算听说了,也舍不得因为这点事儿责怪韩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