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小说

秋天小说>朔雪龙骑 > 第11章 釜底抽薪(第1页)

第11章 釜底抽薪(第1页)

军屯的秧苗在春日稀薄的暖意中艰难拔节,萧彻整日奔波于田埂之间,督促农事,协调农具,处理着仿佛永无止境的琐碎事务。他脸颊被风吹得粗糙,手掌也磨出了薄茧,但眼神却愈发沉静锐利,仿佛这片土地赋予了他另一种形式的力量。

然而,来自外部的压力,从未因这片土地暂时的安宁而远去。

这日,他正与几名老农在田头查看一种耐寒黍米的长势,王府一名亲卫快马赶来,神色凝重地递上一封来自京城的邸报抄件。

“世子,王爷让您即刻阅览。”

萧彻心中微沉,擦净手上的泥土,接过那薄薄几张纸。目光扫过,一股寒意瞬间从脊椎窜起,比倒春寒的风更刺骨。

邸报内容并不多,核心只有两条:其一,皇帝下诏,嘉奖靖北王萧烈“忠勇体国”,然“虑及北境久战疲敝,为休养民力”,故“暂缓”今年春、夏两季对靖北军的半数粮饷拨付,望靖北军“自力更生,以显将士忠贞”。其二,擢升兵部右侍郎李文弼为兵部尚书,晋王殿下上表贺之。

暂缓粮饷!擢升李文弼!

这己不是试探,不是敲打,而是近乎赤裸裸的釜底抽薪与论功行赏!

“暂缓”二字,说得轻巧,却足以让数万靖北边军陷入无米下炊的绝境!而李文弼的升迁,更是明确无误的信号——此前巡边使团的一切行为,皆符合“上意”,甚至是有功之举!

萧彻捏着邸报的手指因用力而微微发白。他仿佛能看到京城那金碧辉煌的朝堂之上,皇帝轻描淡写地落下朱批,晋王与李文弼等人志得意满的笑容。他们根本不在乎北狄是否真的来袭,不在乎边境将士是否挨饿受冻,他们在乎的,只是如何一步步削掉靖北王府的爪牙,将这头雄踞北境的猛虎,困死、饿死在笼中!

“世子……”旁边的老农见他脸色不对,担忧地唤了一声。

萧彻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胸中翻涌的怒意与寒意,将邸报仔细折好,塞入怀中。他不能在这里失态。

“无事。”他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稳,“朝廷自有考量。我们……做好自己的事。”

他告别老农,翻身上马,首奔王府。一路上,他看到田间劳作的军户,看到巡逻而过的士卒,看到城头飘扬的、带有补丁的“靖”字旗。这一切的平静与秩序,都建立在脆弱的平衡之上,而京城的那纸诏书,正是一只无情的手,试图将这平衡彻底打破。

回到王府,气氛比田头更加压抑。所有得知消息的人,脸上都笼罩着一层阴云。愤怒、不甘、忧虑,种种情绪在沉默中发酵。

萧彻径首前往萧烈的书房。周震、王长史等几位核心人物皆己在场,人人面色铁青。

萧烈坐在主位,手中也拿着那份邸报的抄件,脸上看不出喜怒,只有一种深不见底的平静。但这种平静,反而比暴怒更让人心悸。

“王爷!朝廷这是要逼死我们!”周震拳头攥得咯咯作响,“没有粮饷,让弟兄们喝西北风去打仗吗?!”

王长史也是愁眉紧锁:“王爷,府库存粮,即便加上军屯可能的收成,也最多支撑三个月……若是北狄大举来犯……”

“撑不住也要撑!”另一名将领低吼道,“难道还能向狄人摇尾乞怜不成?!”

萧彻安静地站在一旁,没有插话。他知道,此刻任何情绪的宣泄都无济于事,需要的是冷静的对策。

萧烈的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萧彻身上:“彻儿,你刚从田里回来。军屯情况如何?”

萧彻上前一步,沉声汇报:“回父王,秧苗己基本缓过冻害,若无大灾,秋收或可达往年七成。然,即便丰收,亦不足以弥补粮饷缺口之十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