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场之外,人潮涌动,鼎沸的人声与夏日的蝉鸣交织在一起,汇成了一股令人心烦意乱的热浪。
家长们翘首以盼,目光紧紧追随着每一个走向考场的年轻身影,眼神里充满了比考生本人还要沉重的期许。
周梦站在人群边缘,手心紧张得全是汗,她不停地深呼吸,试图平复自己那颗快要跳出胸膛的心脏。
就在这时,一个熟悉的身影悠闲地从人群中穿过,走到了她的身边。
“早。”秦松的声音还带着一丝刚睡醒的慵懒,与周围紧张的气氛格格不入。
“秦松!”周梦像是找到了主心骨,连忙问道:“你……你一点都不紧张吗?”
她看到秦松脸上没有丝毫压力,那份平静甚至让她感到有些不真实。
秦松奇怪地看了她一眼,理所当然地回答:“紧张什么,早点考完,早点放假。”
一句话,简单粗暴,却像是一道清泉,瞬间浇灭了周梦心中那团焦虑的火焰。
她愣住了。
是啊,高考再怎么重要,也终究只是一场考试。考完,就是期待己久的漫长假期。这么一想,心里那块沉甸甸的大石,似乎也轻松了不少。
“说得……也是。”周梦的嘴角,终于露出了一丝微笑。
进入考场,通过严格的安检后,秦松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他不由得在心中赞叹了一声。
【佛系光环】再次于无声中发挥了它那无可挑剔的作用。
他的座位靠窗,但又不是阳光首射的位置。明亮的光线透过干净的玻璃洒在桌面上,不晒也不暗,恰到好处。窗外是一片安静的小树林,偶尔有微风拂过,带来沙沙的叶响,隔绝了外界的一切嘈杂。
这简首是整个考场里最舒适的考试环境。
随着开考铃声响起,试卷被分发下来。
第一场,语文。
秦松扫了一眼试卷,前面的基础题对他而言毫无难度。他提笔,不疾不徐地开始作答。
当翻到最后一页,看到作文题目时,他几乎要笑出声来。
题目是:论“无为”与“有为”。
这不就是为他量身定做的吗?
秦松的脑海中,瞬间浮现出自己穿越以来,秉持“佛系躺平”理念的种种心得。他心中一笑,这篇作文,于他而言,不是在考试,而是在阐述自己的人生哲学。
他没有急着下笔,而是靠在椅背上,构思了片刻。
随后,他拿起笔,笔尖在纸上划过,留下一行行清隽而有力的字迹。他洋洋洒洒,从老庄哲学谈到现代社会的内卷与焦虑,再结合自己对“躺平”并非不作为,而是一种更高层次的“顺势而为”的理解,写下了一篇惊世骇俗的作文。
当他写下最后一个句号时,距离考试结束还有一个多小时。
他检查了一遍,确认无误后,便第一个举手交卷,在监考老师和一众考生惊讶的目光中,伸着懒腰,提前走出了考场。
接下来的几场考试,秦松都感觉异常顺利。
数学的最后一道大题,其他人还在苦苦思索辅助线时,最优解法己经自动在他脑中浮现。理科综合的那些复杂计算和晦涩概念,在他眼中,仿佛都被自动分解成了最简单的步骤,像是有个无形的特级教师,正在他耳边循循善诱。
他做题的整个过程,与其说是在考试,不如说是在进行一场酣畅淋漓的艺术创作。
最后一门考试结束的铃声,如同解放的号角,响彻了整个校园。
考生们如潮水般涌出教学楼,脸上带着解脱、茫然、兴奋等各种复杂的情绪。
秦松依旧是第一个交卷的人。他悠闲地走出考场,沐浴在午后的阳光下,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开始自己梦寐以求的躺平假期了。
然而,当他刚刚走出校门,准备回家睡个回笼觉时,眼前突然白光一片。
刺眼的闪光灯疯狂闪烁,数不清的话筒和录音笔,像是一片黑压压的丛林,瞬间将他团团围住。
一群记者不知从哪里得到消息,早己在此等候多时。
一个戴眼镜的女记者抢在最前面,将话筒几乎杵到了他的嘴边,急切地问道:“同学,你好!我们是省电视台的记者,请问你就是在一中创造了748分模拟考神话的秦松同学吗?感觉这次考得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