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小说

秋天小说>彻底躺平后,我的人生开挂了 > 第129章 看不懂的操作(第1页)

第129章 看不懂的操作(第1页)

当那条刺眼的红色K线,出现在无数金融从业者的屏幕上时,整个资本市场都陷入了一片诡异的寂静。

所有等着看林氏集团笑话的分析师、操盘手、竞争对手,全都大跌眼镜,感觉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从业经验,在这一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侮辱。

为什么?

这到底是为什么?

一家公司,在面临史无前例的行业危机时,非但不想着如何自救,反而宣布集体放假,进入所谓的“静默期”,这在任何一本教科书里,都属于最典型的“作死”行为。

可它的股价,为什么不跌反涨?

市场的疑惑,很快就催生出了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解读。

起初,只是一些小道消息在流传。但很快,一些极具分量的财经媒体和明星分析师,也开始下场,试图为这种“反常识”的现象,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一篇名为《论林氏集团的“休养生息”:顶级自信下的战略定力》的深度分析文章,刷爆了整个金融圈。

文章的作者,一位业内知名的金牌分析师,用洋洋洒洒近万字的篇幅,从宏观经济、企业管理、现金流模型等多个角度,论证了林氏集团此举的“高明之处”。

“……在市场普遍恐慌,现金流为王的时代,林氏集团敢于暂停所有扩张,鼓励员工休假,这恰恰说明了,它的现金流无比充裕,它的内功无比深厚!这是一种顶级的自信!它在用实际行动告诉全世界:尔等凡人,都在为生存挣扎,而我,己经可以悠闲度假!”

这篇文章,如同捅破了一层窗户纸,瞬间点醒了无数还在迷茫中的投资者。

是啊!逻辑好像是这样!

如果不是对自己有绝对的自信,谁敢在这种时候“躺平”?

紧接着,秦松那句“等雨停”的言论,也被神通广大的媒体挖掘了出来,并立刻被包装成了一个极具逼格的全新经济学理论——“雨天经济学”。

各大商业杂志,纷纷将这句话奉为经典危机管理案例。

“‘雨天经济学’的核心,在于对风险的极致敬畏和对时机的精准把握。它告诉我们,当系统性风险来临时,最好的策略不是逆流而上,而是停下来,等风,也等雨停。”

一时间,林氏集团的“静默”,从一个被所有人嘲笑的“自杀行为”,摇身一变,成了被市场顶礼膜拜的“神之一手”。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些之前还在嘲笑林氏的竞争对手们。

它们听从了林叔那种“激进派”的策略,在危机中大举扩张,疯狂抄底,试图抢占市场份额。然而,它们很快就发现,这场“大雨”比想象中要长久得多。客户的订单没有回来,银行的贷款却到期了。

很快,一家又一家采取激进策略的公司,因为现金流的迅速断裂,而陷入了比林氏集团当初更深、更绝望的危机之中。破产、倒闭、被收购的噩耗,开始在行业内此起彼伏。

首到这时,人们才终于看懂了林氏集团的操作。

原来,那不是放弃,而是避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