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这么晚才到?”大哥李锋正抱着小继业在沙发上与家人闲聊,见李焕进门,关心地问道。
“路上遇到了点事情。”李焕当着众人的面没有细说。
“行,那就洗手准备吃饭吧。”李锋将孩子交给一旁的大嫂,起身招呼道。
临近春节,加之李焕难得回来一趟,这顿团圆饭自然格外热闹。席间,话题自然而然地转向了近况。
“小焕,还真被你说中了。”大姐率先打开话匣子,“现在这餐饮行业,特别是高端餐饮,简直遭遇了灭顶之灾。以前那些官员比着谁去的馆子更高档,现在中央精神一下来,个个都缩着头,根本不敢踏进高档餐厅的门了。”
“你们的馆子现在怎么样?”李焕停下筷子问道。
“多亏你提醒得早!”大姐夫接过话,语气中带着庆幸,“我们去年就开始转型,缩小规模,主打平价亲民路线。虽然赚得比以前少了一大截,但好歹还能维持。有些同行就惨了,我认识的几个老板都说,再这样下去只能关门大吉。”
李焕上次回锦江时就预判到风向变化,建议大姐家早做准备。虽然他们没完全转行,但及时收缩了高端业务,总算在这场行业寒冬中没有被彻底垮掉。
“小焕,你跟大姐说句实在话,”大姐仍有些不甘心,“这大环境,什么时候能缓过来?”
尽管躲过一劫,但营业额大幅下滑,她心里还是盼着能回到过去那种“躺着赚钱”的光景。
“恢复?”李焕摇了摇头,语气肯定,“不可能了。”
“一点希望都没有了?”大姐夫也忍不住追问,脸上写满失落。
“这个问题,二姐夫最有发言权。”李焕将目光转向一旁的二姐夫。
“大姐,确实不可能了。”二姐夫推了推眼镜,语气沉稳,“八项规定是动真格的,没人敢拿自己的政治生命开玩笑。就说我们教育系统,这不到一年,进去了多少人?要不然,也轮不到我来挑这个担子。”
二姐夫能力强,也有背景,但因不愿同流合污,多年来一直屈居副职。如今风气肃清,几位前任相继落马,他反而因清廉守正被提拔转正,可谓是“时势造英雄”。
“以前风光的时候想不起你,现在倒是让你来顶雷了。”二姐在一旁半开玩笑半嘲讽地说。
“我这叫服从组织安排。”二姐夫倒是坦然,无论如何,能为教育事业多做些实事总是好的。
“你自己也得小心点,”二姐转而提醒道,“现在有些人为了避风头,不敢去大饭店,全钻到城外的农家乐去了,听说茅台都装在矿泉水瓶里喝。”
“放心吧,”二姐夫一脸淡定,“当年我都没被拉下水,现在更不会。这股清风正气,正是我们盼了多年的。”
李焕接过话头,对大姐和大姐夫认真说道:“大姐,大姐夫,暴利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未来社会的运行会越来越规范,越来越透明。”
“旧有的那套玩法行不通了。这次受冲击的何止是餐饮业,这是整个社会运行逻辑的根本性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