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国运之奕。
主题:战争与治理
开启前就陆陆续续提前公布了以下这些规则:
【规则1,本场国运之奕的构筑之力获得量是平常的十倍!可登场的英灵数量不受限制,但登场的英灵数量越多,英灵的就会等数量比例的被弱化】
【规则2,本场国运之奕无‘部曲’,士兵权重为最高级,士兵不分兵种,武力值受训练程度影响,最高为50。】
【规则3,开局各国棋子数为2,每枚棋子初始兵力5000,初始兵力的武力值为50。】
【规则4,兵卒的补充取决于占领区域的面积以及治理效果。】
【规则5,对英灵的弱化,可以通过占领各类特殊资源点抵消。本场国运之奕只可登场‘真武英灵’,且不可出现奇观。】
【规则6,本场国运之奕,各国有三次用英灵技颠覆‘棋局规则’的机会,但前提是技能的构筑与规则关联】
国运之奕即将开始,身为龙国【奕者】的陈遨云己经出现在星弈棋盘之上,回忆起与攻略组专家对这些规则的串联和分析,陈遨云也认为这场国运之奕类似于一个‘填色游戏’!
“扮演者所在的棋子,棋子移动经过的棋格会被自动染色、占领,成为规则中所说的‘占领区’,占领区越大,补充士兵的速度和兵力的上限也就越高。
当然,单纯的染色占领只是第一步,还需要‘治理’,用【英灵】治理,0治理度的占领区无法提供兵源,100治理最高,可以提供最高程度的兵源。
治理需要用到【英灵】,占领填色遇到恶魔或者敌对国家时【英灵】的协助也必不可少。
可按照【规则1】,英灵数量越多,英灵的力量就越弱。
所以,这场国运之奕在考验【奕者】的平衡能力。
在‘治理英灵’和‘战斗英灵’间做平衡、做取舍。
治理类型的英灵多了,文官类型的英灵多了,势必会影响武将英灵的战斗力。
同样的,武将类型的英灵多了,文官类型能覆盖、治理的棋格就会少,兵源的补偿和上限就会受到影响。
这场国运之奕没有‘部曲’,士兵权重为最高级,意味着【棋子强化】没有对象,不会像上一盘一样出现【棋子+7】,也不会出现部曲的武力值随英灵而提升的情况。”
想到这儿,陈遨云差不多己经有落子这场国运之奕的思路:
“用治理能力强的英灵,诸如:【姜子牙】、【诸葛亮】。。来治理染色占领区。
用统帅能力强的英灵,诸如:【孙武】、【韩信】。。。这样的‘帅才’外出去‘染色’棋格。”
为何不选择【项羽】、【吕布】、【李存孝】这类猛将型英灵,那是因为按照【规则2】所规定,本场国运之奕‘无部曲’,部曲的战斗力跟英灵的武力值有关,没有部曲,猛将类型的英灵作用会大打折扣。
英灵的技能对‘棋子兵团’依旧有效,所以【孙武】、【韩信】这类的帅才是最好的选择!
没有选择【张良】、【于谦】而是准备让【姜子牙】、【诸葛亮】来治理染色区,这点陈遨云也是仔细思考过的。
【张良】、【于谦】和【姜子牙】、【诸葛亮】在治理能力上基本上没有什么差距。
但【姜子牙】、【诸葛亮】可不单单是文官,他们也有带兵打仗的典故。
国运之奕的‘底层规则’是每个英灵技,一局只能施放一次。
在英灵数量会分摊英灵强度的大背景下,用【姜子牙】和【诸葛亮】治理占领区的同时,这两位还能在必要时提供战斗技能,多用途,等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