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小说

秋天小说>大清王朝的兴衰 > 第2章 浑河暗流(第2页)

第2章 浑河暗流(第2页)

“贝勒爷的意思是?”一名谋士低声问。

“辽阳汉官汉民,心思浮动。”皇太极指尖点着桌面,“强令迁移,必生变乱。需刚柔并济。颁布告示,言明迁都乃为开拓万世之基,许诺至沈阳后,分予田宅,减免赋税。同时,”他语气转冷,“令八旗严加巡查,若有散布谣言、蛊惑人心、意图不轨者,立斩不赦,家产充公!”

“嗻!”

“另,派人持我手令,连夜出发,前往沈阳中卫旧址,实地勘察地形、水源、旧城垣情况,速速回报。迁移路线、扎营地点,都要预先选定。”

“还有,”他补充道,“与蒙古科尔沁、喀尔喀诸部的联络不能断,甚至要加强。厚赐其使者,务必稳住他们,不能让我迁移之时,后院起火。”

一条条指令清晰明确地发出,显示出他过人的细致和缜密。众人领命,匆匆离去执行。

皇太极独自留在书房,走到窗边,推开一条缝隙,寒冷夜风瞬间涌入。他望着辽阳城内星星点点的灯火和远处黑黢黢的城墙轮廓,目光幽深。

迁都,是危机,也是巨大的权力洗牌之机。谁能在这过程中掌握主动,谁就能在父汗心中、在八旗内部,占据更有利的位置。父亲看到了大金的万世之基,而他,看到了那基业之上,最终的汗位归属。

……

这一夜,辽阳城注定无眠。

权力的波动从汗宫深处扩散开去,如同投入水面的石子,涟漪一圈圈荡向整个城市。八旗各部的衙门里灯火通明,文书官吏们被紧急召集,算盘声、争论声低低回荡。一队队骑兵拿着各色令箭,从各贝勒府邸、从八旗值房飞驰而出,马蹄铁敲击在冰冷的石板路上,溅起零星火星,打破夜的沉寂。

消息是无法完全封锁的,尤其是对某些嗅觉敏锐的人。

城内东南隅,一片相对安静的汉官聚居区。一座三进宅邸的书房内,油灯如豆。原明朝降官,现后金汗王帐下听用的范文程,并未入睡。他听着窗外隐约传来的、比平日频繁许多的马蹄声和远处模糊的吆喝声,眉头微微蹙起。

他起身,披上外衣,悄无声息地走到院中,仰头望向漆黑的天幕和汗宫的大致方向。寒风吹动他花白的胡须。

“夜深而马急,非吉兆也……”他低声自语,眼中充满了深深的忧虑,“宫墙之内,究竟发生了何事?这刚刚平稳些许的辽东,难道又要起波澜了么?”

他回想起白日里一些细微的异常:汗宫守卫似乎更加森严,几位贝勒行色匆匆,市井间隐约有些关于“西边”、“北边”战事的流言……种种迹象拼接起来,让他心中那股不安愈发强烈。

对于他们这些降人而言,任何的动荡,都可能意味着灭顶之灾。

……

翌日清晨,天色灰蒙蒙的,依旧寒冷。

多尔衮按例前往宫中专为未分旗牛录的宗室子弟设置的学堂。然而他发现,学堂里冷清了许多。好几个熟悉的堂兄弟、侄辈的座位空着。

授课的师傅是一位老迈的巴克什(学者),讲课也有些心不在焉,目光不时瞟向窗外。

休息时分,几个年纪稍长的子弟凑在一起,低声交谈。

“听说了吗?昨夜宫里出大事了!”“我也听我阿玛帐下的戈什哈偷偷说,好像是要……要搬家?”“搬家?搬去哪里?这辽阳城好好的……”“好像是什么……沈阳?”“沈阳?那破地方?去那儿做什么?”

少年们脸上写满了困惑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惶恐。他们生于部落,长于鞍马,但对于离开一座己经习惯的、宏伟的都城,前往一个陌生甚至荒凉的地方,本能地感到不安。

多尔衮独自坐在窗边,没有参与讨论。他手里拿着一本粗劣的、手抄的《三国志》话本(这在女真贵族子弟中颇为流行),目光却并未落在书页上。他望着窗外灰白色的天空,以及宫墙一角飞檐上蹲踞的、沉默的石兽。

父亲昨夜掷杯定策的那一幕,在他脑海中反复回放。那道酒痕划出的弧线,那双燃烧着野望与决绝的眼睛,还有那句“大金的万世之基”……

他心中那股激荡仍未平息,甚至更加汹涌。但他也清晰地感受到了弥漫在空气中的紧张与压抑。兄长们的各怀心思,臣子们的惶恐不安,这座城池深处涌动的暗流……迁都,绝非画一道弧线那么简单。

它像一把巨大的犁铧,即将强行翻开己经板结的土地,翻出下面埋藏的所有利益纠缠、恐惧抗拒、乃至阴谋祸心。

“十西弟,”一个声音在他身边响起。多尔衮抬头,见是比他年长几岁的堂兄济尔哈朗(舒尔哈齐之子,由努尔哈赤抚养)。济尔哈朗脸上也带着凝重,在他身边坐下,低声道,“你昨夜……也在了?”

多尔衮点了点头。

济尔哈朗沉默了一下,看了看西周,声音压得更低:“你怎么看?沈阳……真的那么好?”

多尔衮合上手中的话本,目光看向济尔哈朗,年轻的眼睛里闪烁着与年龄不符的沉静和锐利。

“济尔哈朗哥哥,”他轻声说,仿佛在陈述一个再简单不过的事实,“汗阿玛看到的,不是沈阳那座城。”

“嗯?”济尔哈朗一怔。

“他看到的,”多尔衮的指尖无意识地在冰冷的窗台上划过,模仿着昨夜看到的那道弧线,“是将来。”

济尔哈朗顺着他的指尖看去,只看到斑驳的木窗台。他茫然地眨了眨眼,显然无法理解这过于抽象的话。

多尔衮也没有再多解释。他知道,有些东西,看到了就是看到了,没看到,说也无益。

他只是隐隐觉得,一条波澜壮阔却也暗礁密布的新航道,己经在他们面前展开。而昨夜暖阁之中,他或许是除了汗阿玛之外,第一个窥见航道尽头那模糊而耀眼风光的人。

学堂里的低语声依旧,窗外,一阵更猛烈的寒风呼啸而过,卷起地上的枯枝败叶,打着旋,扑向城墙巍峨的阴影深处。

浑河的水,在辽阳城北沉默地流淌着,冰层之下,暗流涌动,预示着这个冬天,以及即将到来的迁徙,绝不会平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