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帐篷,巴特尔从木箱底翻出一把用绸布包裹的弯刀。他轻轻抚摸刀鞘上精美的花纹,这是西十年前也速迭儿汗赐给他的奖赏。那时他们何等意气风发,以为蒙古的荣光会永远持续。
“爷爷,您回来了。”一个清脆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沉思。
帐篷入口处,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女端着热奶茶走进来。她名叫娜仁托娅,是巴特尔的孙女,父母在十年前的一场瘟疫中去世,从此与祖父相依为命。
“娜仁,明天会有一个客人来。”巴特尔接过奶茶,温热的感觉透过陶杯传到掌心。
少女好奇地眨着大眼睛:“谁呀?”
“新大汗,阿台。”
娜仁托娅惊讶地捂住嘴:“大汗要来我们这里?为什么?”
“他要跟我学习军事。”巴特尔啜了一口奶茶,奶香和茶香混合在一起,温暖着他的身体,“准备一下,把最好的羊肉拿出来。”
少女兴奋地点点头,随即又担忧地问:“爷爷,我听说明朝的军队快要打过来了,是真的吗?”
巴特尔没有首接回答,而是反问道:“你害怕吗?”
娜仁托娅犹豫一下,诚实地点点头:“有点。我听人说,汉人的军队很残忍,所到之处寸草不生。”
“那是谣言。”巴特尔摇摇头,“明军也是人,他们也有父母妻儿。战争残酷,但真正可怕的不是敌人的刀剑,而是内部的分裂。”
他放下奶茶杯,目光深远:“成吉思汗之所以能统一蒙古,不是因为他武力最强,而是因为他懂得团结的重要性。现在的蒙古,最缺的就是团结。”
帐篷外,秋风呼啸而过,带着漠北草原特有的苍凉。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阿台就单人匹马来到了巴特尔的营地。他脱下华丽的袍服,换上了普通士兵的装束,这一举动赢得了巴特尔的好感。
“大汗亲自前来,老臣有失远迎。”巴特尔按照礼节行礼。
阿台连忙扶住他:“老将军不必多礼,在这里我是学生,您是老师。”
巴特尔点点头,不再客套:“既然如此,我们就开始第一课。请随我来。”
他领着阿台走出营地,登上附近的一座小山丘。从这里可以俯瞰哈拉和林全景,以及周围广阔的草原。东方天际,朝阳正缓缓升起,为草原镀上一层金色。
“大汗认为,蒙古军队最强的是什么?”巴特尔问道。
阿台思考片刻回答:“骑兵。我们的骑兵来去如风,弓箭精准,这是我们在战场上取胜的关键。”
“对,但不全对。”巴特尔望着远处的哈拉和林,“蒙古骑兵的强大不仅仅在于马术和箭术,更在于纪律和组织。成吉思汗创立了千户制,使军队如臂使指。每个士兵都知道自己的位置和责任,这才是我们战无不胜的真正原因。”
阿台若有所思:“就像狼群狩猎,每只狼都有自己的任务,配合默契。”
“正是。”巴特尔满意地点头,“但现在我们的军队纪律松弛,各部各自为战。要重建强大的蒙古军队,首先要恢复纪律和组织。”
接下来的日子里,阿台每天清晨都来巴特尔的营地学习。巴特尔不仅教他战术兵法,还带他巡视军队,了解士兵的生活和思想。阿台虚心好学,进步神速,让巴特尔看到了蒙古未来的希望。
与此同时,脱欢也在加紧整顿内政,试图重振蒙古的国力。但外部威胁日益逼近,明朝的探子频繁出现在边境,西边的察合台汗国公然拒绝向新大汗朝贡。
一个月后,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证实了巴特尔的担忧。
那是一个阴沉的早晨,一队伤痕累累的骑兵冲进哈拉和林,带来噩耗:东部边境的鞑靼部大举入侵,己经攻占了三处牧场,屠杀数百蒙古人。
消息传开,全城震动。万安宫内,贵族们再次争吵不休。有人主张立即出兵报复,有人则认为应该先加强哈拉和林的防御。
“鞑靼部只有五千人,我们完全可以击败他们!”一个年轻贵族激动地说。
另一位老成持重的首领摇头:“这可能是明朝的诡计,引诱我们主力东进,然后趁机偷袭哈拉和林。”
阿台坐在曾经属于大汗的椅子上,沉默地听着各方意见。脱欢站在他身旁,面色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