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阿福把最后一袋魔晶搬进杂货铺后院时,天边刚泛起鱼肚白。月光还没完全褪去,洒在堆叠的魔晶上,泛着细碎的银光。他靠在门框上,掏出账本借着微光翻到“矿脉收益”那页,指尖划过“净赚800银币”的数字,嘴角忍不住上扬——这比他之前卖半年药水修装备赚的还多,果然“搞资源”才是异世界的“暴富密码”。
“老板,您回来啦!”老陈端着一盆热水从厨房走出来,围裙上还沾着面粉,“我早上起来给大家蒸了黑面包,还煮了麦粥,您赶紧洗洗吃点。”
王阿福接过热水盆,心里突然一算:老陈每天提前一个小时来铺子里做早饭,管两顿饭却只多算半个银币工钱,比雇个专门的厨娘便宜三分之二。而且工匠们吃了热饭,干活效率能提高一成,每天多修五把剑,多赚250铜板——这笔“隐形收益”之前居然没算过,亏了!
“老陈,”王阿福擦着脸说,“从这个月起,你每月工钱再涨半个银币,算‘伙食补贴’。以后早饭午饭的食材钱,从铺子里的账上走,不用你自己贴钱。”
老陈手里的面盆晃了晃,热水差点洒出来:“老板,这怎么好意思?我就是顺手做个饭,不用涨工钱的。”
“这不是客气,是‘成本核算’,”王阿福一本正经,“你把大家伙食管好,大家干活更卖力,铺子里赚的钱更多,我还能省下心思想别的生意——这叫‘双赢’,比什么都划算。”
正说着,格雷扛着一把断成两截的骑士剑走进来,剑身上还沾着黑色的污渍:“城门口的卫兵送来的,说是昨晚巡逻时被变异的暗影狼咬断的,让咱们三天内修好,给十个银币工钱。”
王阿福眼睛一亮:骑士剑维修难度比普通铁剑高,平常收五个银币,这次给十个,溢价一倍。而且是卫兵的活,修好了能跟城防队搭关系,以后说不定能接到“批量维修”的大单,比如每月修五十把卫兵的剑,光这一项就能赚250银币——这可是“长期稳定收益”,必须拿下!
“格雷,你跟我一起修,”王阿福撸起袖子,“莉娜去仓库把最好的铁矿和淬火油拿来,艾拉去买两斤木炭,咱们今天啥也别干,先把这把剑修好。对了,修的时候多留个心眼,在剑柄里加个加固的铜片,让它比原来结实三成——以后卫兵用着觉得好,还会来找咱们。”
三人围着断剑忙到中午,终于把剑修好了。王阿福用细砂纸把剑柄打磨得光滑,又在剑鞘上擦了层保养油,原本破旧的骑士剑瞬间亮堂起来,比新的还显精神。他掂量着剑,心里又算:加固铜片成本50铜板,保养油20铜板,额外投入70铜板,却能换来回头客和潜在大单,血赚!
下午,王阿福亲自把剑送到城门口。卫兵队长接过剑,拔出一看,惊讶地说:“你这修得比新剑还好用!以后城防队的装备维修,就全交给你了,每月初一过来取,每次给你三十个银币,怎么样?”
王阿福心里乐开了花,表面却故作镇定:“队长放心,我保证每把装备都修得妥妥帖帖,要是用着不满意,我分文不取。对了,您要是需要新的剑鞘或者护腕,我这儿也能做,比外面的铁匠铺便宜一成。”
卫兵队长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行,以后有需要就找你。对了,最近城郊的流民多了,城主正愁没人给他们安排活计,你这铺子里要是缺人,不妨招几个,还能领点‘安置补贴’,每人每月两个银币。”
王阿福心里又是一动:招流民干活,既能领城主的补贴,又能付比普通工匠低一半的工钱(流民管饭就行,每月再给50铜板),相当于“零成本雇人”。而且流民感恩,干活更踏实,不会像有些工匠那样偷懒——这简首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多谢队长提醒!”王阿福连忙道谢,“我明天就去流民区看看,要是有合适的,就招几个回来帮着整理货物、打扫铺子。”
回到铺子里,王阿福刚把“城防队每月30银币订单”和“流民安置补贴”的事告诉大家,艾拉就拿着一张纸条跑进来:“阿福,老猎人派人送来消息,说迷雾森林的矿脉附近出现了其他冒险者的踪迹,好像也想打矿脉的主意。”
王阿福手里的账本“啪”地掉在桌上,心里瞬间绷紧:矿脉要是被抢,每月最少损失500银币收益,之前投入的155银币成本也白费了。他赶紧翻出地图,手指在迷雾森林的位置划着:“格雷,你明天带两个工匠去矿脉守着,带上足够的药水和武器,要是遇到其他冒险者,先跟他们讲道理,要是不讲理,就把他们赶跑——记住,别硬拼,省得受伤浪费治疗药水。”
“那矿脉的开采怎么办?”莉娜问,“要是一首有人盯着,咱们也没法安心挖矿。”
王阿福摸着下巴琢磨:“我有个主意。咱们去找城主,跟他说愿意每年给城主府上缴100银币的‘矿脉税’,让城主府派人定期巡逻矿脉,保护矿脉安全。这样一来,其他冒险者就不敢随便打矿脉的主意,咱们也能安心挖矿,还能跟城主府搞好关系,以后有什么事,城主府也能帮衬一把——每年100银币,换每月500银币收益,划算!”
莉娜笑着说:“你这脑子,真是把‘算账’用到极致了。不过这主意确实好,既解决了矿脉安全问题,又能跟城主府拉近关系。”
第二天一早,王阿福就去了城主府。城主听了他的提议,立刻答应了:“你这提议不错,既给主城增加了税收,又解决了迷雾森林的治安问题。我这就下令,让城防队每月派两队人去矿脉巡逻,保证你们的开采安全。”
从城主府出来,王阿福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他路过流民区时,想起卫兵队长的话,就进去转了转。流民区里到处是破旧的帐篷,孩子们穿着单薄的衣服,冻得瑟瑟发抖。一个瘦高的年轻人正帮着一个老奶奶修补帐篷,手里的针线活做得很细致。
“小伙子,你会修东西?”王阿福走过去问。
年轻人抬起头,眼里满是警惕:“我会修帐篷、补衣服,还会磨剑,你要雇我吗?我不要钱,管饭就行。”
王阿福心里一算:这年轻人会磨剑,正好能帮着保养城防队的装备,管饭每天成本30铜板,比雇专门的磨剑师傅(每天1银币)便宜七成。而且他看起来老实,不会偷懒——又是一笔“划算买卖”。
“我雇你,”王阿福说,“管三餐,每月再给你50铜板,要是干得好,以后还能涨工钱。你叫什么名字?家里还有其他人吗?”
“我叫阿木,”年轻人眼里泛起光,“我爹娘去年被黑暗生物杀了,就剩我一个人。谢谢您,老板!我一定好好干!”
王阿福带着阿木回到铺子里,让老陈教他磨剑和保养装备。阿木学得很快,不到半天就能独立磨好一把剑,还把铺子里的装备整理得整整齐齐。王阿福看着他忙碌的身影,心里突然觉得:有时候,雇人不只是为了省钱,看着这些走投无路的人能有个落脚的地方,能吃上热饭,好像比赚再多钱都开心。
晚上,王阿福坐在院子里盘点账本。月光洒在账本上,上面除了“矿脉收益”“城防队订单”“流民补贴”这些条目,还多了一行:“阿木,管三餐+50铜板月——记‘潜力员工培养’,长期收益待观察。”
格雷端着一碗热汤走过来,坐在他旁边:“你现在这账本,越来越像‘生活账’了,不光记钱,还记人。”
王阿福喝了一口热汤,暖意从喉咙传到肚子里:“以前总觉得,在异世界只要赚够钱,就能安稳活下去。现在才发现,身边有这些靠谱的人,有个能遮风挡雨的铺子,每天能吃上热饭,才是真的安稳。”
他抬头看向院子里,老陈正在教阿木修木架,莉娜和艾拉坐在屋檐下整理草药,小狗铜板趴在旁边,尾巴摇得欢快。月光温柔,院子里满是欢声笑语,这是王阿福穿越到奇幻大陆以来,最踏实、最温暖的时刻。
“对了,”王阿福突然想起一件事,“明天咱们去买些棉花和布料,给铺子里的工匠们每人做一件棉衣。最近天气越来越冷了,冻感冒了还得花治疗药水,不划算。”
格雷笑着说:“你现在总算明白,‘人情账’比‘金钱账’更重要了。”
王阿福挠了挠头,不好意思地笑了:“以前是我算得太窄了,现在才明白,有时候花点钱在别人身上,赚回来的‘人心’,比什么都值钱。”
他重新翻开账本,在最后一页写下一行字:“异世界生存法则:钱要算清,人要善待——王阿福记。”
写完,他合上账本,站起身,加入了院子里的欢声笑语中。夜风拂过,带着草药的清香和面包的麦香,王阿福知道,他在这个奇幻大陆的“低成本摆烂”生活,己经悄悄变成了“有温度的好日子”,而这一切,都比他之前算过的任何一笔账,都要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