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之下,历朝历代的古人们都是一愣,这刚刚不是还在讲那曹操为什么不称帝吗?怎么话题变成这个样子了?
不过。。。。。。。。这也勾起了他们的好奇心。
“嘶——快瞅瞅!那就是荀彧的眼睛?乖乖,像蒙了层秋雾!不对,那是后世人扮演的,那真正的荀彧那眼睛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茶馆里的茶客使劲的挤眉弄眼,争相模仿起来,那双忧郁的眼睛。
“忧郁?你看看,是这模样不?”
“哎哟,你这完全不对,我觉得你像抽筋了。。。。。。”
大秦
嬴政笑着摇了摇头,
“就刚刚的那12个字,不是说的挺对的吗?很好的把握到了那曹操的人性。怎么后面就变成那个样子了?还忧郁的眼睛。”
一旁扶苏身边的刘季,开口道。
“有没有可能,是那荀彧为曹操做了很多事情,为曹操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他又忠于汉室。”
“不想要看到那曹操篡汉,所以百般阻挠,这才留下了这忧郁的眼睛的传说??”
“可能吧,反正朕又不是那个曹操,至于曹操为什么不称帝,这个问题还是去问他本人吧。”
大明洪武年间
朱元璋刚批完一摞奏章,正活动筋骨,那“忧郁眼神论”和“飙戏画面”让他看得津津有味。
他捋了捋胡子,笑了一声,对侍立一旁的太子朱标说道:
“标儿,瞧瞧!朕还当后世子孙真的在琢磨什么帝王心术,研究曹操为啥不称帝呢!”
“搞半天,又是扯长相矮丑,又是扯什么忧郁眼睛。。。。。。这都哪跟哪啊?净整些花里胡哨的!”
朱标看着父亲难得开怀的样子,也微笑着接口道:
“父皇息怒。其实。。。。。。后世总结那十二个字——‘不吉利,想报恩;难改口,不合算’”
“儿臣觉得,倒真是戳中了曹操几分心思。又想堵天下悠悠众口,更怕当了出头鸟便宜了刘备孙权。”
朱元璋笑声渐歇,但眼中精光更盛,
“哼!标儿,你莫被这些弯弯绕绕迷了眼!说到底,这曹阿瞒就是又当又立的祖师爷!”
“什么‘报汉恩’?他杀皇后、戮大臣、欺压幼主的时候,恩在哪?什么‘难改口’?他加九锡、称魏王、僭越礼制的时候,口改得比谁都快!”
“无非是牌坊立得太高,自己下不来台罢了!”
朱标听着父亲的点评,无奈地笑了笑。他知道父亲最厌恶这种虚伪,只得顺着话头说:“父皇明鉴,洞若观火。”
大明永乐年间
朱棣站起身,走到窗前,语气带着一丝鄙夷和过来人的通透:
“想当皇帝就得豁出去干!像他这样,刀子都架到皇帝脖子上了,还扭扭捏捏说什么‘齐桓晋文’,装什么大尾巴狼?”
“既想当,又想立牌坊,最后憋憋屈屈,把篡位的脏活丢给儿子干,自己落个‘忠臣未竟’的假名声糊弄鬼呢?”
“朕要是他,要么真心实意辅佐汉室,要么就痛痛快快黄袍加身!搞这些虚头巴脑的。”
“篡位就篡位,只要干的够好不就行了吗?真的是。。。。。。。”
“咳咳咳。什么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