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原理困惑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强烈的兴奋感和实践冲动。
几个年轻农村小伙站在一起商量道。
“保水?那得密封好!防虫?得能关严实!”
“控温差?那开合的气窗机关得灵巧!玻璃是好,但现在还比较稀少,价格也不便宜。”
“还得琢磨便宜材料或者。。。。。把玻璃做薄点?又或者不要像天幕上做那么大,做几个小的?哥几个,咱们试试?”
“。。。。。。。。。。。。”
“长波辐射,短波辐射,听着咋这么耳熟啊。”
楚林天敲了敲头,有点忘记了这是初中的知识,还是高中的知识。
“完了,这就己经还给老师了。”
“算了,管他那么多,继续刷就完了!”
【华夏历朝历代的水稻亩产大概都是多少?】
这一问题瞬间勾起了天幕之下古人们的好奇心。
“有点意思,也不知道其他朝代的亩产都是多少?”
“俺还是更想知道后世华夏的亩产是多少,之前没有说,现在应该会揭晓吧?”
有老农对着对儿子说道,语气自豪中带着今昔对比
“儿啊,看那天上!问亩产哩!咱家那十亩地,去年风调雨顺,麦子收了快二十石!算下来一亩快两石了!搁你太爷爷那兵荒马乱的年头,想都不敢想!”
【一万年前:亩产55公斤。浙江金华万年前的“上山文化遗址”专家估算出亩产55公斤。注意:不代表全部。(我也不知道对不对,主要是有点奇怪,比春秋还高一点,但某度这么说,那我就信了)】
天幕之下,瞬间被“一万年”这个时间尺度炸开了锅,议论焦点高度一致:后世人如何知晓?
“一万。。。。。。年前?!一万年是何等漫长?远超三皇五帝之传说!这‘上山遗址’,是太古先民之遗迹?”
“后世之人,竟能从土石之中,窥见万年前一亩所产?此等神通。。。。。。非仙非巫,这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三国曹操发出了疑问,随后,曹操闭目,展开了一场头脑风暴。
‘在曹操高陵墓中,科学家们惊讶地发现了一具保存完好的。。。。。。。’
“发丘中郎将!!”,他猛地睁开了眼睛,意识到了一件事情。
“在!!”
“不是在说你呢,给孤滚出去!”
“是!”,发丘中郎将闻言,他转身就走了,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
丞相他刚刚不就是在叫我吗?为什么还要叫我滚出去呢?搞不懂他在想什么。
曹操的心中有些惊恐,“这后世子孙好像有点喜欢刨坟墓啊,这都刨到1万年前去了!!”
天幕之下,也有不少古人意识到了这一点,后世人好像有点喜欢“挖地”呀。你们是闲的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