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贞观时期
李世民摇了摇头,他的心情可谓复杂到了极点。
“不是,这还是朕的大唐吗,到底是怎么回事啊?这么多的后辈都靠政变上位,最后还能打出来一个289年的国祚。”
“难道这玄武门继承制真的就这么适合我大唐吗?朕不理解,不明白呀,为什么呀?”李世民双手抱头,难以置信。
李世民他对289年这个国祚还是比较满意的,但正是因为满意,所以才对这玄武门之变成为他李唐皇室的传统而感到无法接受。
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的心结,结果后面这个心结发扬光大变成了大唐选皇帝的“标准”,一根筋变成两头堵了!!
一旁的李渊人都傻了,“所以你这玄武门之变还是个好事啦?这能是这么个道理吗?!!”
中晚唐的皇帝们看着天幕露出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得意。对此他们表示太宗基业,不能在我手上败完!!
他们既为前辈的功绩感到自豪,又为自己身处这样一个需要不断“打复活赛”的王朝感到心累。
欸,至少还能打复活赛,知足吧。
朱温:完蛋了,兄弟们,我被曝光了,我还有的救吗。
大唐的黎民百姓和文武百官从之前的无语转为一种“奇特”的自豪感。
“嘶。。。。。。。这么一说好像也是啊!咱大唐就算快不行了,揍起周边那些家伙来也是毫不含糊!”
“国都六陷打回来五次?天子九迁回来八次?这听着咋那么心酸又那么带劲呢?”
“还真是!换别的朝代,早没了七八回了!”
(评论:“你还真别说,玄武门之变是政变里面,对国力损伤最低的那一个档次了,只能说这就是唐太宗李世民严选。”)
(追评:“确实,李世民严选,值得信任!而且玄武门继承制是有保底的,能者上,庸者死,这就是玄武门的保底。”)
(追评:“这是针对能走到玄武门这一步的人的,那些真正的庸者,连摸到玄武门资格都没有,早就祭了。所以在大唐,玄武门是强者的标签。”)
“听着好像有点道理?但总觉得哪里不对。”
“这不就是养蛊吗?陛下成了养蛊人了?”
李建成和李元吉:合着我们成了“严选”过程中的淘汰品?还是“保底”机制下的牺牲品?!
李世民以手掩面,怒极反笑。
“哈哈哈哈,朕能理解,都是迫不得己的是吧,但问题就在于,你们是不是用的有点多呀?啊?!”
“就算好用,你们也不能这么一首用下去吧,你们就不会换一种方式吗?老是逮着朕薅羊毛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