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我并不是说他这句话有什么不对,而是他这句话说得过于的早了。】
【当时他肯定想不到他后来在历史上留下的笑柄,可不止这一个哦。】
〈弹幕飘过:“常凯申的智慧,你是想不到的。”〉
〈“常凯申是怎么回事啊?怎么变成这个样子了?还是他一首以来都是这个样子的?”〉
〈“我记得,他好像还放过了一些临阵脱逃的家伙吧,也是神人了。”〉
秦始皇嬴政,脸上的怒容凝固,转而化为一种极致的讥讽。
“呵呵呵。。。。。。。‘千古笑柄’?他居然有脸说出这西个字?”
“这电报,在朕看来,不仅仅是斥责诸将,更是为自己提前写好的遗言,何其精准啊!,无能狂吠,莫过于此了吧。”
“明明之前还说自己要注重军事,但到了战时,为帅者,战前不察将帅之能,临阵不统各方之调,败后却只会大骂,只会哀鸣于纸端。”
“你的补救措施呢,下一步该怎么办呢,你不要告诉朕,你的下一步就是去挖黄河吧!!你就是这么补救的?!”
大宋开封皇宫
赵匡胤一脸不可思议的表情。他难以置信。
“你没搞错吧,你。。。。。。你居然还有脸发电报骂人?!”
“十二个师打不赢五六千敌寇,首要之责在谁?”
“难道不是在你这个用将不当、调度无方的统帅吗?!骂将领‘复杂’、‘推诿’,难道这些情况你战前都不知道吗?”
“朕看这封电报本身,就是最大的笑柄!你知道了有什么用,你倒是改啊,你倒是砍几个脑袋啊,你放了他们是几个意思?”
“完了,后世子孙说得对,这只是个开始!朕也是这么认为的,这以后笑柄还多着呢。”
民国时期
常凯申看着天幕,语气愤懑的嘴硬道,
“娘希匹,都不是我的责任,是这些将领太腐败,太无能!辜负了我的信任,不肯听我的命令!!”
“我的战略是完全没有问题的,都是下面的人执行坏了,如果他们都按照我的计划来,日本人早就被赶下海了,”
他话锋一转,又扯到国际形势。
“还有国际形势对我也不利,大毛熊、漂亮国,还有共党,都在给我制造麻烦,我没有足够的支援。”
“再说了,胜败乃兵家常事,一时的挫折不能说明什么,我们要看长远,兰封的失利,是为了更好地吸引日军,换取时间!”
“还有我之所以不处理那些临阵脱逃的人,是因为临阵斩将会影响士气的,并不是因为他们是我的亲信,你们知道吗?!”
“你们这些后人懂什么?!指挥一场大战有多么复杂,你们知道吗?!你们只会站在岸上说风凉话,有本事你们来试试。”
常凯申旁边的一些将领:你这个人真的是不知好歹,
你让你那些个亲信去打仗,他们有那个能力吗?他们没有!都打的什么鸟仗?!
天天就知道排挤我,跟你干真的没有什么前途啊。既然你不仁,那就不要怪我不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