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幸,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大明朝堂内还是有忠臣贤士的。】
【只要陛下可以做到亲贤远佞,大明朝必然会重新焕发生机。】
【杨荣、杨傅、杨士奇、于谦、王首、张辅皆为有识之士,愿陛下亲之任之。】
【最后,臣祝愿陛下可以一展雄风,早日达到太祖、成祖的高度,将大明真正变为一个万邦来朝的天朝上国。】
【落款:朱高灿】
这封奏书将朱高灿救国救民的急切心情淋漓尽致的彰显了出来。
甚至朱高灿生怕朱祁禛无法明辨忠奸,将可用之人的人名都提了出来。
而这仅仅是朱高灿九十九封修书的其中之一!
紧接着,画面流转。
朱高灿的一封封奏书快速在天幕中闪过。
大抵都是朱高灿恳请朱祁镇明辨忠奸,拯救大明百姓与水火之中。
整整九十九封奏书,字字珠玑!
观看天幕之人无不动容。
【唉!】
天幕中的青衫人影叹息一声。
【忆当年,武侯北伐前修书一篇——出师表。】
【诸葛武侯死后,后主刘禅深知自己没有辨忠奸的本事,就严格按照诸葛武侯出师表要求的做。】
【对于刘禅来说,自己相父的出师表就是治国的标准答案。】
【刘禅恨,恨自己无能,恨出师表太短,而天下局势又太过混乱,他看不透。】
【可饶是如此,在诸葛武侯死后,出师表也帮助后主刘禅将国祚延续了整整二十九年。】
【甚至如果不是刘禅被忽悠投降,蜀汉的国祚可能更加延长。】
【反观朱祁镇,着实可笑。】
【神煌大帝将所有能想到的,能做到的,全部写进了奏书当中!】
【经过专业的分析,若是当时的朱祁镇严格按照神煌大帝奏书中要求的做,大明的国祚至少可以延续一百年!】
【就是这么重要的九十九封奏书,在朱祁镇看来仅仅是吴王对他皇权的挑衅,被朱祁镇无情践踏!】
【可笑那神煌大帝的一片忠心!】
【可悲!可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