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记忆晶解密与跨星协议启
共享麦田的跨星共生麦己抽穗,穗子上的银紫光纹会随星脉波动变换——风过时,光纹像流淌的星河,裹着细碎的星尘光点,落在旁边的“星际生态枢纽站”顶,让合金穹顶也泛着柔和的光晕。小诺蹲在枢纽站旁,指尖刚触到墙面,突然被股暖流裹住——枢纽站的外星合金竟自动投射出段模糊影像:画面里是老队长,正对着块嵌在麦秆里的晶体说话,晶体表面的纹路,和Vega-4送来的“生态记忆晶”一模一样。
“老队长见过外星文明!”阿伯攥着笔记的手发抖,快速翻到夹着干麦花的一页,里面藏着块巴掌大的晶体,正是影像里的“地脉记忆晶”——之前以为是普通矿石,现在才知道是外星文明的“历史载体”。苏芮立刻将晶体接入枢纽站的同步器,屏幕上瞬间跳出海量数据:老队长在30年前就遇到过Vega-4的守护者,对方留下记忆晶和“跨星生态协议”,只是当时地球地脉能量不足,协议无法激活,老队长便将晶体藏在麦田,等待“能让麦种接星脉”的一代人。
“协议需要‘双生态核心’激活!”Vega-4的守护者通过星脉通讯器发来全息图纸,“地球的‘共生麦核心’(跨星共生麦的主穗),加Vega-4的‘光合花核心’(能储存星脉能量的外星花),两者同步频率,才能解锁协议里的‘银河系生态共享库’——里面有上千个星球的农业技术、地脉修复方案,能帮我们应对更复杂的宇宙生态危机。”
此时,南极的光合同步舱突然传来警报:“光合花核心能量流失!”画面里,Vega-4送来的光合花正慢慢褪色,花瓣上的星脉纹路越来越淡。“是地球的地脉记忆在排斥外星能量!”小诺突然喊,她的意识互联培育舱显示,记忆晶里老队长的意识片段在波动,“老队长当年担心外星技术伤害地球生态,给记忆晶设了‘保护程序’,现在需要我们用跨星共生麦的能量,证明地球己经能和外星生态共存!”
各据点立刻行动:林野带着跨星共生麦的主穗,乘坐“星脉穿梭舱”(用外星合金和沙棘木改造,能瞬间抵达全球)前往南极;雪叔调整北极星脉稳定塔,将星脉能量集中导向南极,为光合花补能;渔姐的跨洋星脉通道释放“维度保温层”,防止光合花在运输中失活;阿岩的沙棘木星核阵则释放“记忆稳定波”,安抚记忆晶里老队长的意识片段。
下午两点,激活仪式在南极保温棚启动:小诺戴着意识头盔,将共生麦主穗举到光合花旁,主穗的银紫光纹与花瓣的淡绿光纹慢慢缠绕;苏芮操作同步器,将记忆晶的保护程序数据导入双方核心;阿伯对着记忆晶轻声说:“老队长,现在的地球,能和宇宙共生了。”
突然,记忆晶投射出老队长的完整影像——他站在当年的麦田里,手里也举着株普通麦种:“如果有天,我们的麦子能接星脉、连外星,就打开协议吧,地球的守护,从来不是关起门来,而是带着麦田的温度,走向宇宙。”影像消失的瞬间,共生麦主穗和光合花同时爆发出强光,两道光交织成“跨星生态符号”,印在枢纽站的穹顶,协议解锁的提示音在整个银河系响起。
“生态共享库打开了!”苏芮盯着屏幕欢呼,里面的技术方案正自动分类:“火星的耐旱麦种培育法”“土星环的星脉能量收集术”“猎户座的地脉污染净化剂”……最惊喜的是“生态预警系统”——能提前三个月预测宇宙生态灾害,像给地球装了“宇宙生态雷达”。
Vega-4的守护者还送来“跨星麦种培育舱”——能模拟不同星球的环境,让地球麦种快速适应外星土壤。小诺和念念立刻将跨星共生麦的麦粒放进培育舱,选择“火星环境”模式,没过多久,麦粒就冒出带着红色星纹的新芽,能在干旱、高辐射环境下生长。
傍晚,大家在共享麦田举办“跨星生态庆典”:枢纽站的穹顶投射出银河系的星图,上面标注着己加入生态联盟的星球;餐桌上,用火星耐旱麦做的饼、Vega-4光合花熬的汤、土星环星脉能量煮的粥,满是宇宙的味道;Vega-4的守护者通过全息投影,和地球队员一起唱《星际农事谣》,歌声顺着星脉通道,传遍整个银河系。
阿伯将地脉记忆晶嵌在共享麦田的纪念碑上,碑上刻着:“从地脉到星脉,从地球到宇宙,守护的初心,永远是让每颗星球都有麦浪,每片土地都有生机。”小诺和念念则在碑旁埋了颗“跨星记忆麦种”——麦粒里储存着老队长的影像和跨星协议的解锁画面,等明年麦收,就能长出带着记忆的麦子。
夜色渐深,星际生态枢纽站的灯光与星脉通道的银蓝光交织,共享麦田的跨星共生麦在星光下轻轻摇晃,通讯器里传来更多星球的申请——“我们是天狼星,想加入生态联盟!”“我们是仙女座,需要地球的麦田技术!”……
没有人再觉得宇宙是遥远的黑暗——星脉通道里流动的是互助的能量,生态共享库里藏的是共生的智慧,麦田里生长的是跨星的希望。第三卷的旅程,在记忆晶的解密与跨星协议的开启中,将“地脉守护”最终升华为“银河系生态共守”,而这片带着星脉光纹的麦田,将永远是地球向宇宙伸出的“生态之手”,继续书写属于所有星球、所有生命的,温暖而壮阔的守护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