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问询
经侦总队的问询室里,光线冷白,空气里弥漫着消毒水和旧纸张的味道。林邃坐在硬木椅子上,姿态放松,仿佛只是在参加一场寻常的会议。
负责问话的是两名警官,一老一少。年轻的警官语气严厉,问题咄咄逼人,试图从林邃的表情里找到一丝慌乱。年长的则一首沉默地观察,眼神锐利如鹰。
“林先生,请你再详细描述一下,你与新星能源CEO会面时的谈话内容。”
“主要是听取他们的情况说明,以及我初步的危机处理方案。具体细节受保密协议约束,我无法透露更多。”
“有目击者称,你收取了巨额现金贿赂,对此你怎么解释?”
“纯属无稽之谈。我司所有服务均通过对公账户收款,有完备的税务记录可查。欢迎调查。”
林邃对答如流,语气平和。他配合地提供了所有要求的信息,但每次回答都严谨地保持在法律和合同允许的范围内。他更像一个主动提供解决方案的专业顾问,而非一个被审讯的嫌疑人。
他的大脑在高速运转,过滤着每一个问题。对方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新星能源”和“巨额利益输送”上,对于赵磐和“初心科技”却只字未提。这印证了他的判断:这次的局,目的明确,就是要把“商业欺诈”的帽子扣死在他头上,暂时还未深入到更复杂的层面。这反而让他安心——这说明赵磐暂时还不想把“初心科技”的事摆上台面,或者说,赵磐认为目前的火力足以解决他。
问询持续了三个小时。结束时,年长的警官合上笔录本,淡淡地说:“林先生,感谢你的配合。目前证据还不充分,你可以先离开,但请保持通讯畅通,我们可能随时需要你再次协助调查。”
“理解。我会积极配合,澄清事实。”林邃站起身,微微颔首,举止无可挑剔。
走出经侦总队大门时,天色己近黄昏。他没有理会远处蹲守的记者,迅速拦下一辆出租车,报了一个离公司很远的商场的名字。在商场里,他换了一身衣服,戴上帽子和口罩,再从另一个出口离开,换乘另一辆车,最终来到了一个位于老城区的、不起眼的网咖。
开了一间最里面的包厢,确认环境安全后,他才登录了加密通讯软件。
影的消息己经在那里等着了。
「爆料源头初步锁定。IP经过七次跳转,最终指向一个海外服务器,注册信息是假的。但攻击流量很大,还是留下了一点痕迹。水军团队是‘黑水工作室’,业内臭名昭著,拿钱办事,嘴很严。」
林邃回复:「继续挖黑水工作室,查他们的资金往来。赵磐那边呢?」
影:「赵磐的资金流向很复杂,有多层空壳公司掩护,需要时间。不过,有个意外发现。在监控赵磐心腹的通讯时,捕捉到一个加密信号,频率很特殊,不像是商业间谍常用的。」
林邃:「说重点。」
影:「这种加密模式,我几年前在一次国际金融黑客大会上见过。使用者是一个代号‘J’的神秘人物,以情报精准和要价高昂著称。据说,‘J’是个女人。」
J?简?
林邃眼神一凝。他立刻在专业的金融信息平台上搜索“简”这个名字,跳出来的结果很少,但其中一条吸引了他的注意。那是一篇发布于几个小时前、关于此次事件的深度分析文章,署名正是“简”。
文章没有像其他媒体一样跟风抨击林邃,而是冷静地指出了舆论中的几处逻辑漏洞,并大胆推测这是一场针对个人的商业构陷,其背后可能涉及更庞大的资本博弈。文章数据详实,论证严密,在一边倒的声讨中显得格格不入,却又极具说服力。
更重要的是,文章末尾的编者按里,隐晦地提到了“初心科技”的技术价值,以及其面临的潜在风险。
林邃靠在椅背上,屏幕的冷光映在他脸上。事情变得更有趣了。赵磐、神秘的“J”、还有这个突然出现的分析师“简”……这几条线,似乎开始若有若无地交织在一起。
他给影下达了新的指令:「两个方向。第一,全力追查‘J’和这个‘简’是否是同一个人,以及她与赵磐的真实关系。第二,查一下我父亲当年那个国家级项目的详细档案,特别是关于事故认定的最终报告。」
影很快回复:「明白。另外,有个情况得提醒你。对方这次出手,时机、角度都选得非常刁钻,而且对你的行事风格似乎很了解。林总,你要小心身边人。」
看到这句话,林邃的目光骤然变得锐利。他缓缓敲出三个字:
「知道了。」
关闭聊天窗口,林邃删除了所有访问记录。他走出网咖,融入夜色,手机震动了一下,是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内容只有一句话:
“林先生,敌人的敌人,或许不是朋友,但可以是暂时的盟友。有兴趣聊聊吗?——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