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沈望山,除了古董商的身份,私下里确实对星象堪舆、周易术数有着浓厚的兴趣。
书房里不乏《开元占经》、《灵宪》这类冷僻书籍,也曾亲手修复过古代的星盘、浑仪。他常说,“万物皆有其理,天象地理,与古物一样,都铭刻着时光的秘密。”
“星图……会不会不是一张纸,而是一件东西?”沈砚初忽然睁开眼,看向陈骁,“一件我爹收藏过的,或者提到过的,与星辰有关的东西?”
陈骁皱眉思索:“沈伯伯的收藏太多……一时半会儿想不起来。但如果是特别的东西,应该会有印象。”
沈砚初的记忆如同被撬开一道缝隙,许多模糊的片段涌现出来。
他想起父亲有一次酒后微醺,曾指着一件藏品对他说:“砚初,你看这尊辽代的摩羯纹鎏金银壶,其上的星宿排列,暗合北斗,非寻常匠人所能为……观星之术,非为妄言,乃先贤观天测地之大智慧。”
还有一次,父亲修复一件明代航海罗盘时,也曾感叹:“郑和凭牵星过洋,远播国威。这罗盘上的方位星图,便是他们在大海上不迷途的眼睛。”
星图……罗盘……航海……
沈砚初猛地站起身,眼中闪过一丝亮光:“我想起来了!我爹的书房里,一首挂着一幅仿制的《郑和航海图》!
那不是普通的海图,上面标注了大量的星辰指引方位!他曾经说过,那图看似是海路,实则暗含星宿运转之理!”
《郑和航海图》!这幅举世闻名的巨作,不仅包含了详细的航线和地理信息,更重要的是,它是一部利用天文导航(过洋牵星术)的实用图谱,上面标注了众多星辰的高度和方位,用于在茫茫大海上指引方向!
“星图为引”——还有比这幅以星辰为指引的航海图更贴切的“星图”吗?
“可是,”陈骁提出疑问,“那幅图还挂在漱石斋的书房里吗?就算在,我们现在也根本回不去。”
沈砚初的激动冷却下来,是啊,漱石斋现在必然是龙潭虎穴,有专人把守。但是……
他再次低头,仔细审视父亲的那句遗言:“玉璧为钥,星图为引,龙脉所在,重宝沉眠。”
如果“星图”特指《郑和航海图》,那么“引”什么?引向“龙脉所在”?龙脉通常指山川地势之气脉,与航海图似乎风马牛不相及。
难道父亲另有所指?或者,这“星图”并非实指那幅图,而是指代图中所蕴含的“星辰定位”的方法?
线索似乎清晰了一些,但又陷入了更深的谜团。如何将一枚玉璧、一幅航海星图、还有虚无缥缈的“龙脉”联系起来?
就在这时,仓库外传来一阵轻微的、不同于工人嘈杂脚步声的响动,像是有人刻意放轻了脚步,在靠近。
陈骁脸色一变,对沈砚初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缓缓抽出了腰间的配枪,悄无声息地挪到门缝边。
沈砚初也握紧了匕首,心提到了嗓子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