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的灯光聚焦在青铜铸就的浑天仪上,八龙衔珠的支架在光影中投射出复杂的几何阴影。俞天蹲在底座旁,手指拂过“滴漏计时”装置的铜制导管,管内残留的水垢还保持着水流冲刷的纹路——这是东汉水力驱动技术的核心,也是他决定保留的“灵魂”部分。
“石英晶体振荡器准备好了。”林夏的全息投影悬浮在浑天仪上方,数据流组成的虚拟线路正与实体仪器的刻度环精准对接。她调出火星石英的分子结构模型,晶体内部的晶格在全息屏上闪烁,“共振频率稳定在32。768kHz,每天的误差可控制在0。001秒内。”
马库斯的机械臂提着个金属盒子走进来,盒内的精密仪器泛着冷光。他将盒子放在实验台边缘,发出沉闷的碰撞声:“我的团队调试了三次,这是最小体积的适配型号。”语气里带着不情愿的认可,生物义眼却始终盯着浑天仪的刻度。
俞天没有理会他的态度,注意力全在滴漏装置与振荡器的衔接点上。他用青铜刀在导管末端刻出螺旋状纹路,每道刻痕的深度都严格遵循浑天仪原有的比例:“保留水力驱动的核心齿轮,用振荡器校准转速。”当他将石英晶体模块嵌入底座暗槽时,齿轮组立即发出细微的嗡鸣,转速表的指针稳定在每分钟12。5转。
林夏的数据流实时监测着升级后的参数:“时间精度达到预期,现在测试定位稳定性。”她将HD3651B的初始坐标输入系统,浑天仪的黄道圈开始缓慢转动,龙形支架上的铜珠沿着轨道滑行,最终停在赤经5时17分32。41秒、赤纬-7度24分18。3秒的位置,与标准坐标的误差仅0。002度。
马库斯的终端突然弹出警报,他的团队正在用现代望远镜观测暗星,屏幕上的误差值跳动在0。012度到0。015度之间。“引力透镜效应开始显现了。”他皱眉看着数据曲线,那些锯齿状的波动像在嘲笑AI算法的无力,“透镜角度每小时变化0。003度,预测模型根本跟不上。”
接下来的72小时,实验室成了无声的战场。浑天仪的铜珠始终稳定在轨道上,定位误差被牢牢锁死在0。003度以内,滴漏装置的水流声与振荡器的嗡鸣形成奇妙的共振。而隔壁房间的屏幕上,现代望远镜的观测数据却像失控的心电图,最大误差一度飙升至0。05度,红色警告灯闪烁不停。
“问题出在算法的线性假设上。”俞天在第七次对比数据时突然开口,指着浑天仪的赤道环,“引力透镜的扭曲是非线性的,就像水流过不同形状的河道,传统的圆形轨道反而能抵消这种扭曲。”他让林夏调出汉代的“赤道仪”设计图,与暗星的引力场模型叠加,重合度竟高达89%。
马库斯的机械臂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钛合金植入体的红光忽明忽暗。当第72小时的观测数据汇总时,浑天仪的平均误差0。003度,现代望远镜则是0。018度,差距悬殊得让他无法辩驳。“或许……”他突然开口,声音比平时低沉许多,“可以用你的仪器校准我的算法?”
俞天抬起头,机械义眼捕捉到他眼底一闪而过的不甘。浑天仪的铜珠恰在此时发出微光,照射在马库斯终端的误差曲线上,那些杂乱的波动竟在光斑范围内变得平缓。“用浑天仪的实时数据修正透镜参数。”林夏迅速构建出新模型,将传统仪器的定位作为算法基准,屏幕上的误差值立即降至0。005度。
马库斯的团队传来加密通讯,他们发现暗星的引力场存在周期性脉动,周期恰好与浑天仪的水力驱动周期吻合——都是23小时56分4。09秒的恒星时。“这不可能。”他看着屏幕上重合的周期曲线,机械臂的液压装置因震惊而发出嘶鸣,“两千年前的设计怎么会知道暗星的脉动周期?”
俞天没有回答,只是转动浑天仪的制动杆,将观测模式切换至“连续追踪”。八龙衔珠的支架突然展开,铜珠沿着新的轨道滑行,在底座的沙盘中留下螺旋状轨迹——那是破解引力透镜的密钥,每个螺旋的曲率都对应着透镜的扭曲角度。
林夏的全息投影突然闪烁,程序底层与浑天仪产生了强烈共振:“发现龙纹里的隐藏轨道!”她将沙盘中的轨迹转化为三维模型,恰好形成对抗引力透镜的补偿曲线,“可以首接计算归墟母船的真实航线,误差小于0。001天文单位。”
马库斯的终端自动接收了新模型,他的团队用修正后的算法重新观测,屏幕上的误差值稳定在0。004度。他看着浑天仪上转动的铜珠,第一次主动伸出机械臂:“需要多少人手协助量产这种校准模块?”金属手掌的关节处,还残留着调试现代仪器时蹭到的油污。
俞天握住他的机械臂,青铜刀刻出的纹路与金属表面的划痕在灯光下交错:“需要你的团队制作12组石英振荡器,必须严格遵循这个频率参数。”他递过去的纸条上,除了技术参数,还画着个简化的滴漏图案——那是合作的暗号,也是传统与现代的和解。
此时,浑天仪的铜珠突然剧烈跳动,定位坐标出现短暂偏移。林夏的数据流立即锁定异常源:“暗星的引力场出现不规则波动,可能是归墟母船在调整轨道。”她将新的补偿参数输入系统,浑天仪的齿轮组发出一阵急促的转动,铜珠很快回归预定轨道,误差仍控制在0。003度以内。
马库斯看着屏幕上稳定的曲线,机械臂的手指在控制台上快速操作,将浑天仪的校准程序接入基地的主系统。“我的团队会24小时监控数据。”他的声音里少了平日的傲慢,“如果……再次出现波动,需要立即通知我。”
俞天的机械义眼扫过浑天仪底座的暗槽,那里的石英晶体正发出淡蓝色的光芒。实验室外的走廊里,运输石英模块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与浑天仪的齿轮转动声交织成紧张的节奏。林夏的数据流在浑天仪的轨道上快速流转,实时更新着暗星的坐标参数。马库斯的终端屏幕上,修正后的误差曲线平稳延伸,与浑天仪的定位轨迹几乎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