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中心的地面被剖开,露出地动仪断裂的都柱。俞天的机械义眼扫描着截面的齿轮结构,与浑天仪的驱动槽比对后,突然将超导电缆缠绕在都柱顶端:“把它改成引力波炮,用归墟舰队的引力场做瞄准信标。”他的指尖在控制面板上飞舞,将地动仪的共振频率调整至与敌方引擎相反的波段。
马库斯的机械臂扛着能量增幅器赶来,合金管道与都柱底座的接口精准对接。“先锋舰的防御弱点在引擎舱的引力约束场,”他调出之前潜入时的扫描数据,红色标记在三艘战舰的三维模型上闪烁,“反向共振波能让那里的磁场瞬间崩溃。”增幅器启动时,金属外壳因能量过载而泛起红光。
林夏的数据流涌入地动仪的核心,将浑天仪的星图参数转化为瞄准坐标。当引力波炮的能量读数爬升至临界点,她突然喊道:“发射!”都柱剧烈震颤,一道无形的波动穿透等离子护盾,在星际空间划出淡金色轨迹,精准命中三艘归墟战舰的引擎舱。
监测屏上的光点立即暗下去三个,引擎失效的战舰像断了线的风筝,在引力场中胡乱翻滚。首炮命中率停留在350的数值上,但这足以让归墟舰队的炮击节奏出现0。3秒的延迟——正是马库斯发现的防御弱点带来的奇效。
“重新校准参数。”俞天的机械义眼捕捉到舰队的规避动作,将浑天仪的岁差参数再次导入瞄准系统。青铜刻度转动时,引力波炮的弹道随之修正,第二波攻击掠过两艘战舰的侧舷,其中一艘的能量护盾突然闪烁,引擎功率暴跌至40%。林夏的数据流实时更新,命中率提升至65%。
归墟舰队的阵型突然收缩,战舰之间的引力场开始互相干扰,形成片紊乱的力场漩涡。地动仪的瞄准屏上,目标坐标像被投入水面的墨滴般扩散,误差值从0。1光年骤增至0。5光年,第三波炮击完全脱靶,波动在空荡的星域中消散。
“他们在互相掩护引力场。”马库斯的机械臂捶向控制台,终端上的舰队模型显示,每艘战舰的引力轨迹都在实时变动,“这样打下去,炮弹全得浪费在星云里。”他的机械腿在地面踱来踱去,金属鞋跟磕出焦虑的声响。
俞天盯着浑天仪上的黄道十二宫刻度,突然想起张衡《灵宪》里“数术穷天地”的刻字。他让林夏计算舰队的“引力场重心”——所有战舰的引力矢量交汇点,哪怕阵型变动,这个核心位置的移动幅度也不会超过0。03光年。
林夏的数据流在星图上织成复杂的网格,将50艘战舰的引力参数逐一拆解。当重心坐标出现在屏幕中央时,俞天立即调整地动仪的都柱角度,将所有能量集中到这个虚拟的点上。第西波引力波炮发射时,淡金色轨迹穿透紊乱的力场,准确击中目标区域,两艘战舰的引擎同时爆发出刺眼的白光。
监测屏上的命中率回升至58%。归墟舰队的阵型出现短暂的混乱,部分战舰试图脱离重心范围,却导致整体引力场出现更大的破绽。马库斯趁机将能量增幅器的功率调至最大,都柱发出的嗡鸣震得控制中心的玻璃嗡嗡作响。
“有效射程还剩0。2光年。”林夏的全息影像闪烁着能量预警,地动仪的核心温度己突破临界值,青铜表层开始出现融化的迹象,“按这个消耗速度,最多还能支撑12轮炮击。”她的数据流指向能源储备罐,红色的余量条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缩短。
归墟舰队突然向不同方向散开,形成球状防御阵。每艘战舰都释放出更强的引力波,试图彻底扰乱地动仪的瞄准系统。监测屏上的重心坐标开始剧烈跳动,误差值在0。3至0。6光年之间反复横跳,第五波炮击的命中率骤降至31%。
俞天的机械义眼切换到慢放模式,回放舰队的移动轨迹。他发现球状阵型的旋转频率与猎户座旋臂的引力周期完全一致,这意味着他们的反制措施仍受限于史前星空坐标。“跟着浑天仪的刻度调整,”他将星图锁定在猎户座,“他们的引力场逃不出这些坐标。”
马库斯的机械臂在能量增幅器上加装冷却管,白雾顺着管道缝隙喷涌而出。“再撑7轮,就能打残他们的主力。”他的终端显示,归墟舰队己有11艘战舰失去动力,漂浮在火星轨道附近,“我去能源站再拉一组电池,你们稳住瞄准。”
林夏的模拟系统预测出归墟舰队的下一步动作:他们可能会释放无人舰作为引力诱饵,诱使地动仪消耗能量。她将诱饵舰的引力特征参数输入过滤系统,屏幕上的目标坐标立即清晰了许多,第六波炮击的命中率回升至52%。
俞天的手掌按在发烫的都柱上,青铜表面的纹路与他掌心的旧伤疤痕相互感应,都柱的震颤频率随之微调。他伸手按向能源储备罐的应急阀门,红色余量条旁的补充接口开始闪烁,马库斯的能量补给小队正在接近。
归墟舰队的球状阵型突然停止旋转,所有战舰的引力场同时增强,在火星轨道外形成道无形的壁垒。林夏的数据流穿透壁垒时,核心处的引力参数呈现出锯齿状波动,与隐形战舰的引擎特征库完全匹配,坐标锁定在球状阵型的几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