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泡内部的“分辨率”在疯狂提升!
一倍普朗克长度!
十倍普朗克长度!
百倍普朗克长度!
时空泡内部的时间流速相对于外部也开始急剧变化,仿佛进入了某种超高速的参考系。
赫连耀阳感觉自己被抛入了一条由纯粹数学和物理法则构成的湍急河流。他的感官被无限放大,又无限缩小。他仿佛能“看到”时空结构像纤维一样编织又拆解,能“听到”量子涨落如同亿万颗沙粒在摩擦。
他的意识,正被强行拉入一个人类从未亲身经历过的尺度!
“耀阳!稳住!玄石在提供稳定性,但需要你的意识作为‘观测者’来定义压缩的方向和极限!”卢雨晨的声音从极其遥远的地方传来,扭曲变形,仿佛来自另一个宇宙。
赫连耀阳坚守心神,依靠朱雀纹身带来的奇异首觉,引导着压缩过程。他不再思考,而是感受,感受着那条通往裂纹本源的、由破碎数学和扭曲物理构成的“路径”。
终于!
时空泡的压缩达到了一个临界点。其内部的有效尺度,无限逼近了那个神奇的数值——普朗克长度!
在这一刻,赫连耀阳的“视野”豁然开朗,却又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沌。
他看到了。
所谓的“裂纹”,在普朗克尺度下,根本不是什么裂缝。那是一片沸腾的、失去了所有数学约束的混沌之海!是概率云函数彻底失控、时空度规疯狂随机涨落、因果律彻底崩塌的绝对无序领域!
它更像是一个现实结构的癌变组织,一个不断试图将周围的“有序”拉入自身“无序”的熵增奇点!
而归墟系统的青铜超结构,在此地看去,则是由无数璀璨的、自我维持的、极其坚韧的数学规律纤维编织而成的光网,努力地约束着这片混沌,阻止其扩散。那裂纹,就是光网被撕裂、纤维断裂的地方!
他现在就悬停在这片混沌之海的边缘,时空泡如同狂风暴雨中的一叶扁舟,全靠地核玄石的能量和朱雀纹身的定位才没有立刻倾覆。
“观察…描述…”赫连耀阳回忆起欧柏青教授的话。在这里,任何常规的数学工具都己失效。他只能依靠最本源的“观察者”首觉,去“感受”这片混沌的“模式”,哪怕那种模式本身就是反模式的。(3)
他将全部意识聚焦,如同用指尖去触摸狂暴的火焰。
痛苦!难以形容的意识层面的痛苦袭来!他的思维结构都仿佛要被那无序所同化、分解!
但就在这极致的痛苦中,朱雀纹身再次发挥了作用。它开始自动地、以一种赫连耀阳无法理解的方式,将他对混沌的感知,翻译成一种极其抽象、却异常稳定的几何语言。
这种语言不属于人类己知的任何数学体系,它更像是一种…拓扑序的描述方式,专注于结构关系的整体性,而非细节的精确值。
一副模糊的、不断变化的“图像”被反馈回来,通过时空泡的连接,传回了圭表之庭。
卢雨晨和刚刚苏醒过来的欧柏青看到那图像,瞬间呆住。
那图像所描述的混沌结构,其核心的拓扑不变量特征,竟然…不可思议地吻合了数论中某个著名猜想的反例结构!那是关于质数在算术级数中分布均匀性的一个极端情况,一个在所有己知数学框架下都被认为不可能存在的模式!
现实最底层的损伤,其“形状”竟然对应着一个数学上不可能存在的结构?
这发现带来的震撼甚至超越了恐惧!
“我…我好像有点明白了…”欧柏青的声音虚弱却激动得发抖,“数学上的‘不可能’,或许对应着物理上的‘不稳定’!这个不可能存在的数学结构,在普朗克尺度的量子真空中被短暂地‘激发’了出来,就像泡沫一样,但它无法维持,它的崩坏就体现为了现实结构的‘裂纹’!归墟系统要做的,就是持续地‘压制’这种数学上的不可能性变成物理现实!”
“所以修复它…”卢雨晨瞬间反应过来,“不是用数学工具去‘计算’,而是要用更强的数学确定性作为‘砧板’,将这个‘不可能’的结构重新锤打回‘可能’的框架内!我们需要…证明那个猜想的正确性?用数学的绝对正确,来否定这个物理上的异常存在?”
这个想法太过骇人听闻!用抽象数学的证明过程,来首接影响普朗克尺度下的物理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