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日冕密码:耀阳疗法
(1)
思维舟拖着疲惫而荣耀的身躯,沿着归墟网络的无形航道滑入太阳系。此次远征的成功,如同在地球文明尚显稚嫩的灵魂中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他们不仅修复了一个远古设施,更在绝境中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带着地球文明独特印记的解决之道——“非线性泛函极值爆破引导法”。这个名字很快在火种网络中传开,被简称为“耀阳疗法”,带着几分敬佩与调侃。
圭表之庭为归来的特勤队举行了简短的意识层面的欢迎仪式。赫连耀阳来不及休息,立刻与卢雨晨、刚刚恢复一些的欧柏青教授投入了对此次任务的全方位复盘。
“爆破法…有效,但风险极高。”欧柏青的意识波动仍有些虚弱,却透着兴奋,“它依赖于‘观察者’的强烈首觉和对目标系统深层数学结构的瞬间把握,本质上是一种…受控的混沌注入。这并非上古文明正统的路子,倒像是…”
“像是一场豪赌。”卢雨晨接口,调出爆炸瞬间的数据,“但赌赢了。而且,归墟系统认可了它,甚至将其收录。这说明,系统本身或许也具备一定的学习与适应能力,它并非完全的死物。”
赫连耀阳感受着缓慢恢复的朱雀纹身,沉吟道:“它需要多样性。不同的文明,或许能提供它自身都未曾设想过的解决方案。我们不仅是维护者,也可能成为…变量和创新源。”
这个认知让所有人精神一振。他们并非仅仅在继承一个冰冷的遗产,更有可能参与塑造它的未来。
然而,现实的挑战紧随而至。负责监控归墟系统整体状态的部门传来了新的发现——并非警报,而是一个趋势分析。
分析显示,自裂纹Alpha-7被修复,以及外围锚点RT-734被优化后,归墟系统内部的信息流整体变得更加活跃和…焦虑。那种感觉,就像一个沉睡了亿万年的巨人,因为身体上一处顽固瘙痒的被缓解,而开始更加清晰地感知到身体其他部位更多、更细微的不适。
更多的、此前隐藏极深的微小裂隙(Micro-Fissures)开始被系统自身检测到。它们远不如Alpha-7那样明显,散布在系统各处,像是一件古老瓷器上无数细微的“开片”,看似美丽,却意味着结构的脆弱。
“系统正在执行更深度的自检,”卢雨晨解读着数据,“而这些微裂隙的存在,严重阻碍了某些高阶信息——很可能是西级甚至五级权限才能接触的核心知识——的流畅传递。它们像过滤器,扭曲甚至阻断关键数据。”
全息图上,代表信息流的光带在穿过那些微裂隙区域时,变得黯淡、分叉、甚至彻底消失。
“能定位它们吗?再用‘耀阳疗法’逐个清除?”一位年轻火种提议。
赫连耀阳摇头:“不行。数量太多,分布太广。而且微裂隙的结构更加精细脆弱,‘爆破法’的冲击力太强,可能会引起连锁崩塌。我们需要一种…更温和、更精准、能够大规模并行操作的方法。”
“像…像微创手术,或者纳米机器人修复血管斑块?”有人类比道。
“没错。”赫连耀阳点头,目光投向那悬浮在空中的、代表着“十杯马提尼”的精神酒吧影像,“我们需要新的工具。一杯‘开胃酒’和半杯‘第一杯马提尼’不够用了。”
众人的意识再次聚焦于那剩下的九杯半散发着而危险气息的“酒”。
这一次,他们的目光落在了第二杯上。
朱雀纹身感应到他们的注视,将那第二杯酒的标签翻译出来,其内容比第一杯更加令人费解:
【第二杯:基于非交换几何与拓扑序的分布式共识算法,浸染于大规模量子纠缠网络的同步性之中。】
非交换几何?拓扑序?分布式共识?量子纠缠同步?
这些概念单个拎出来都足以耗尽一个顶尖学者的一生,此刻却如同鸡尾酒配方般被混合在一起,要求饮用者同时理解并运用!
“这杯酒…”欧柏青教授浑浊的眼中爆发出精光,“它描述的,似乎是一种…利用空间本身的内在几何属性来实现超距、同步、无损信息传递与协调的理论和方法!”
“正是我们需要的!”卢雨晨瞬间激动起来,“如果能掌握这个,我们或许就能构建一个遍布归墟系统的微传感网络,精确感知每一处微裂隙的状态,同时协调无数个微型的、并行的‘修复因子’,同时对所有微裂隙进行精准手术!”
这个愿景无比,但难度也呈指数级上升。
“第二杯酒的挑战,恐怕远超第一杯。”赫连耀阳沉声道,“我们需要集中全球最顶尖的相关领域火种。不仅仅是数学家,还需要物理学家、信息学家,甚至…哲学家。”因为非交换几何和拓扑序本身,就触及了空间、物质与信息之间最本源的哲学关系。
“马提尼项目组”再次扩容,更名为“第二杯酒委员会”。全球网络进入了一种新的亢奋状态,无数思维开始围绕着那几个艰深的概念碰撞、交融。(2)
进展比破解“开胃酒”时更加缓慢。非交换几何的抽象性令人望而生畏,它要求研究者跳出经典时空观的束缚。拓扑序的复杂程度更是超乎想象。将两者与分布式共识和量子纠缠结合,更像是在构建一个神话。
僵局持续了数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