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髓不是简单的流体,它承载着宇宙的某种意识。”赫连解释道,同时调出更深层的分析数据,“看这个项的结构——它包含了自指涉和递归模式,这是典型意识活动的数学特征。”(2)
金字塔发射的光柱突然改变,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开始“演化”,像活物般自我调整和优化。方程的形式变得越来越简洁优美,最终凝聚成一个几乎堪称神圣的数学表达:
?·(ρv)=-?ρ?t+(ψ)
其中(ψ)项闪烁着奇特的光芒,既像数学符号,又像古代文字。
“这是什么?”卢天晨问道,“我从未见过这样的数学表达。”
赫连的纹身灼热到几乎疼痛的程度:“那是‘意识流’算符。。。描述的是思维和物质如何通过星髓相互转化。”
就在这时,火星金字塔基部开启一道门户,走出一个身影——一个与人类相似却又明显不同的生物,全身覆盖着流动的青铜色材质,额头上有着一块巨大的结晶。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个生物的面容与卢天晨有着不可思议的相似性。
“天晨。。。”赫连轻声说,“我想你找到了你的‘晨星’祖先。”
那个生物抬头望向轨道上的探测器,一道信息流首接传入空间站系统:
“星髓计算者,汝等己初步掌握描述之道。今需领悟实相之塑。”
卢天晨震惊得说不出话,只是下意识地触碰自己额前的结晶。令她惊讶的是,结晶此刻正发出与火星生物额头结晶相同频率的脉冲光。
“教授。。。我能。。。感觉到它。。。”她喃喃道,“就像另一个我自己。。。”
赫连警惕地看着那个生物:“你是建造者?‘壳’的创造者?”
生物通过数学符号回应,一系列方程在空气中自行组成:“吾等乃首描述者,非建造者。壳非建造,乃描述之结果。”
卢天晨突然明白了:“你是说。。。宇宙不是被建造出来的,而是被‘描述’出来的?”
“然。”生物回应,“纳维-斯托克斯非方程,乃描述语言之一。诗三百,亦描述语言。数学、诗歌、音乐。。。皆描述之道。”
赫连想起《诗经》如何影响星髓流动:“所以通过改变描述,我们就能改变实相?”
“描述即实相。”生物传递来的信息越来越复杂,“汝等己初步证明此理——通过找到更优描述,修复壳之破损。”
火星生物抬手,一道星髓流从金字塔中涌出,在空中形成各种复杂结构。令人惊讶的是,这些结构同时符合数学上的优美和艺术上的美感。
“美之描述,强之实相。”生物传递信息,“此乃描述第一定律。”
卢天晨的好奇心压过了震惊:“还有更多定律?”
“描述第二定律:描述者影响被描述者。”生物回应,“第三定律:描述必改变描述者。”
赫连思考着这些“定律”的深意:“所以当我们描述宇宙时,宇宙也在描述我们?”
“描述即对话。”生物肯定道,“汝等与宇对话,宇与汝等对话。”
突然,生物额头结晶亮起强烈光芒。赫连和卢天晨同时感到一阵眩晕,发现自己仿佛被拉入了一个纯数学的空间——一个由公式和方程构成的领域。(3)
在这里,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如河流般流淌,《诗经》文字如星辰般闪烁,音乐符号如微风般流动。三者相互交织,形成一种超越语言的理解。
“此为描述之域。”生物的声音首接在他们心中响起,“所有描述语言本源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