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郡守张承那封名为“质询”,实为“催命”的公文,陈默的选择非常简单。
那就是,拖。
他当即以“城中百废待兴,蛮人异动频频,实难抽身”为由,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回文,派人送往郡城。
同时,他让县衙的郎中给自己开了个“偶感风寒,卧床不起”的证明,一并送了过去。
他心里清楚得很,现在去郡城,那就跟送死没什么区别。
他唯一的活路,那就是在古雁县做出谁也无法忽视的政绩,让这份政绩成为自己的护身符。
郡守府那边,张承收到回信,气得当场就摔了茶杯,但是一时半会儿也拿陈默没办法。
毕竟,陈默的理由实在是冠冕堂皇,又是抗击蛮族有功之臣,他不能做得太过明显。
明面上不行,张承只好将这件事告诉给王家,于是王家的人开始来暗的了。
作为雁门郡西大家族之一,王家的势力盘根错节,尤其在商业领域,影响力巨大。
很快,一场针对古雁县的经济封锁,无声无息地展开了。
从郡城运往古雁县的食盐、布匹、铁器等所有生活必需品,一夜之间全部断供。
商队宁愿绕远路,也不愿再踏入古雁县一步。
与此同时,古雁县唯一的特产——羊毛,收购价格也被压到了往年的三成不到。
陈默的国运面板上,立刻出现了一连串刺眼的红色负数。
【古雁县财政:-50月(持续下降)】
【民心:-0。5月(生活成本上升导致)】
【商业活力:-10(贸易中断)】
这是一场不见血的战争,但却比真刀真枪的厮杀更加歹毒。
它的目的是要从根子上,慢慢勒死整个古雁县。
县衙里,人心再次浮动起来,刚刚稳定下来的局面,又有了崩溃的迹象。
就在陈默一筹莫展之际,一个意想不到的人,主动找上了他。
“陈大人,可是为城中断盐之事烦忧?”
来者是一位年过五旬的老者,须发微白,面容清瘦,但眼神却很清澈。
他叫苏文清,是县衙里的一名教谕,负责教化之事,实际上是个没什么权力的闲职。
陈默对他有印象,毕竟当时面板上显示,这位苏老先生,曾经是京城的翰林院学士,只因性格耿首,得罪了权贵,才被一贬再贬,流落到这北境边陲。
【人物:苏文清】
【忠诚度:70(欣赏)】
【状态:忧虑,愿意援手】
【特长:政策规划、经学、人脉(旧时门生)】
陈默心中一动,立刻起身行礼:“苏先生,请坐。小子正为此事烦心,先生有何指教?”
苏文清捋了捋胡须,叹了口气:“此乃世家豪族惯用之伎俩,谓之‘釜底抽薪’。
大人斩杀王振,如今己与王家结下死仇。
他们这是要困死古雁,让大人不战自溃啊。”
陈默点了点头,然后便将自己的困境和盘托出。
听完之后,苏文清沉吟半晌,开口道:“以老夫之见,解此困局,唯有‘自力更生’西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