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冯保在万历皇帝心目中是畏惧更甚,他是真有些怕这个太监。
不过,当冯保遵旨离京,发配南京守陵后,这丝惧意已经荡然无存。
万历皇帝越来越感觉到身份和权利带给他的快乐,哪怕是再显贵的人家,在口含天宪的他面前,都不值一提。
一句话,就可以决定其一家荣辱。
对于魏广德居然派家人给冯保送行,一开始让万历皇帝是很不高兴的。
虽然他不相信魏广德会和冯保有多深的纠葛,但也不高兴。
毕竟,那是个被他处罚的人,难道是魏师傅对他的决定不满意吗?
幸好张宏及时提到出身,那毕竟是裕?,是他从小居住的地方。
别看那时候万历皇帝还小,但已经懂事了,所以到现在还有记忆。
他是几岁的时候才跟着父皇和母后搬到这皇宫大内来的,而早先的院子,记忆模糊,但知道那是那里。
“张宏,朕离不开魏师傅,朝廷也离不开他,朕现在是不是该驳回这道奏疏,让他马上回内阁办差?”
万历皇帝开口问道。
现在只收到魏广德的奏疏,还没有看到弹劾奏疏,这一偏差让他一时不知道该如何按照程序驳回。
于是,只能开口请教张宏。
“皇爷,此事还是得等弹劾奏疏上来,皇爷御批驳回,申敕,然后再将这道奏疏送到魏阁老手里,召其回内阁继续办差才合适。
毕竟,如果只是以这道奏疏就召回魏阁老,而没有看到弹劾内容,会让外朝非议。
魏阁老回到内阁,也会被其他官员怀疑。”
张宏说道。
最起码,皇帝要看到科道言官弹劾的内容在作出判断,这样的结果才能让人信服。
如果都不看弹劾奏疏直接驳回,那算什么事?
“你叫人去催催内阁,让他们尽快把奏疏送来,朕要看。
朝中事务,离不开魏师傅。”
万历皇帝开口说道。
大权在握的感觉是很好,可如果外朝有人帮自己看着,大事儿再由自己圣裁,岂不是更好,不用事事事必躬亲那么辛苦。
“老奴接旨,这就让人去内阁盯着,有信儿了马上就送到乾清宫来请皇爷御览。
张宏躬身行礼后,这才退出宫殿,快步向司礼监走去。
回到司礼监值房,张宏就问起内阁那边的情况,可有把弹劾奏疏送来。
“没有,儿子派人去看了,奏疏还在张阁老那里。
现在内阁刚刚让人给九卿递话,下午的阁议继续。”
一个秉笔太监开口说道。
“怎么回事儿?”"
张宏一愣,马上追问道。
“昨日魏广德安排今日下午召集九卿,商议吏部尚书人选的事情。
之前礼部尚书派人询问,下午的会议是否有变,所以张阁老就让他去通知,会议一切不变。”
太监开口回答道。
“吏部尚书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