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小说

秋天小说>我在诡异世界谨慎修仙 > 第二千二百零一章 墙(第1页)

第二千二百零一章 墙(第1页)

莫名的拥有了强大力量,陈林却不喜反惊。

这凤冠如此恐怖,要是被其将身体转化,怕是再也没有变回来的可能。

必须进行阻止。

陈林让铁柱加大火焰之力,自己也手段齐出。

赋灵之境,万象。。。

风起时,桃花落在他的肩头,像一声轻叹。他走得很慢,仿佛怕惊扰了大地的梦境。脚下的泥土松软湿润,长出一簇簇细嫩的草芽,那是春天在废墟中重新扎根的痕迹。远处山峦起伏,云雾缭绕,曾经被战火撕裂的地貌如今已被植被温柔覆盖,如同时间亲手缝合的伤疤。

他知道,这不是终点。

共情之网早已不再局限于人类之间??它蔓延至森林、河流、飞鸟与虫鸣。动物开始做梦,植物学会了回应呼唤。科学家无法解释为何北极熊会主动避开人类营地,只因“它们梦见了一个孩子在哭”;也无法理解为何沙漠中的仙人掌会在夜间发出微弱荧光,像是在传递某种讯息。但觉醒者们明白:这是集体心智的延伸,是文明意识向万物敞开的第一步。

而这一切的源头,仍在那个南方海岛。

男孩已经能开口说话,虽然不多,却句句清晰。他不再害怕陌生人,甚至会在清晨独自走到海边,坐在礁石上望着日出,嘴里轻轻哼着那首童谣。老妪说,他总是在等什么人回来,可又说不出是谁。只有少年知道,他在等待的不是某个人,而是某种确认??确认自己真的属于这个世界,而不是某个实验数据里的编号。

那天夜里,月圆如镜。

沙滩上围坐着十几个孩子,手拉着手,歌声随海风飘散。当唱到“我们曾被遗忘,如今学会呼唤名字”时,整片海域忽然安静下来。浪声退去,星辉倒映在水面,宛如银河倾泻。紧接着,海底传来低沉的震动,一道桃色光柱自深渊升起,穿透海水,直射天际。

那一刻,全球数千名觉醒者同时睁眼。

他们看见了一幅共同的画面:一座沉没千年的古城缓缓浮现于意识深处,城墙由晶石筑成,街道上行走着身披长袍的人影,他们的额心皆有金纹闪耀。城市中央矗立着一座巨大的心灯塔,灯火摇曳,却不熄灭。塔下刻着一行古老文字:

>“当最后一颗心点亮,此门将开。”

画面一闪即逝,但所有人都记住了它的模样。

第二天,世界各地的孩童开始画同样的图案:高塔、双生少年、盛开的桃树。心理学家起初以为是群体性幻觉,直到发现这些孩子从未接触过彼此,甚至连语言都不通。更令人震惊的是,在非洲一处原始部落的岩壁上,考古学家发现了与现代儿童画作完全一致的壁画,碳测定显示其年代距今已超过八千年。

“这不是记忆,”一位年迈的语言学家颤抖着说,“这是预兆。他们在等我们醒来。”

少年带着男孩再次启程。

这一次,他们没有固定方向。他们走过荒原、翻越雪山、穿越废弃的城市隧道。每到一处,便有人认出他们??不是因为容貌,而是因为那种难以言喻的气息:温暖、安定、让人想流泪却又感到希望。有人悄悄跟在他们身后走了几天几夜,只为听一句问候;有母亲抱着病重的孩子跪在路边,祈求一个拥抱;也有士兵放下武器,说自己终于不想再打仗了。

但他们从不自称救世主。

“我们只是路过的旅人。”少年常说。

可在人们心中,他们早已成为象征。

半年后,他们在一座断桥边停下脚步。桥下河水浑浊,两岸杂草丛生,桥面断裂处挂着锈迹斑斑的铁链,随风轻晃。这里曾是南北交通要道,如今只剩残垣断壁。然而就在桥墩裂缝中,竟开出了一株桃树,枝干扭曲却倔强向上,粉白花瓣随风洒落河面,像是一封寄给远方的情书。

男孩伸手接住一片花瓣,低声问:“我们也修一座桥吗?”

少年望着对岸朦胧的山影,点头:“如果有人愿意一起修的话。”

话音刚落,远处传来脚步声。

一群年轻人走了过来,背着工具袋,脸上带着疲惫却坚定的神情。领头的女孩摘下帽子,露出额角淡淡的金纹:“我们听说你们来了。我们想加入。”

接着是第二队、第三队……来自不同地区的人陆续抵达。有的是工程师,有的是教师,有的曾是囚犯或流浪汉。他们没有组织,也没有命令,只是凭着内心某种召唤聚集于此。他们用木板搭起临时栈道,用水泥填补裂缝,用钢筋加固桥体。孩子们送来饭菜,老人送来茶水,连附近的野狗也叼来树枝堆在一旁,仿佛也在参与建造。

三个月后,新桥落成。

通车那天,没人开车,也没人骑车。所有人步行通过,手牵着手,唱着那首童谣。当最后一个人踏上对岸时,桃树突然剧烈摇晃,一朵花落入河心,激起一圈涟漪。涟漪扩散之处,水中竟浮现出半透明的桥梁虚影,与现实中的桥完美重合。

>这不是物理的桥,而是心灵之间的连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