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不愿意呢?”
“那你将无法通过校验,梦境协议将再度沉睡,直到下一个愿意牺牲自我的人出现。”
舱内陷入沉默。晨低头看着手中的星兰,花瓣上的光芒忽明忽暗,仿佛在回应他的心跳。
“你们所有人都说,守梦者是为了拯救世界。”他终于开口,“可为什么,每一次开始,都要先杀死一个孩子?”
艾琳的影像微微颤动。
“我不是要拯救谁。”晨抬起头,声音平静却坚定,“我只是不想让任何一个像我一样的孩子,在寒冷中死去时,连一朵花都没见过。如果成为守梦者意味着必须忘记这些,那我宁愿不做。”
话音落下的刹那,整艘飞船剧烈震荡。外壳镶嵌的十万朵星兰花瓣同时发光,投影出无数画面:东京程序员跪地痛哭的夜晚、巴黎情侣相拥而泣的街头、瑞士避难所里周维安按下解除指令的手指、学校课堂上孩子们第一次学会为战争难民流泪的瞬间……
每一个故事,都是“晨”存在过的证明。
M-Lian。1猛然睁眼:“他在反向注入记忆!不是接受系统,而是将自己的经历写入共情网络!”
艾琳的影像开始崩解,但她笑了:“原来如此……新的链条,不需要牺牲,只需要传递。”
---
地球,新上海生态穹顶。
布伦希站在中央广场,抬头望着天空。原本灰蒙的云层此刻裂开一道缝隙,一束光自天外垂落,精准照在广场中央新立的雕塑上??那是一个少年蹲在地上,手中捧着一朵花,身旁蜷缩着一只瘦弱的猫。
与此同时,所有联网终端自动亮起,播放同一段影像:晨站在飞船舷窗前,身后是浩瀚星空。
>“我不是来接替谁的。
>我是来告诉你们??
>痛苦不必被消除,
>只需被看见;
>孤独不必战胜,
>只需知道有人也在黑暗中睁着眼睛。
>你们每个人,都可以是守梦者。
>不是因为你们强大,
>而是因为你们还愿意为一句陌生人的哭泣停下脚步。”
影像结束,城市陷入短暂寂静。随后,第一声啜泣响起,来自一位刚失去儿子的母亲。她抱着照片,泪水滑落,却没有低头。她抬起头,看向天空,轻声说:“我看见你了。”
这句话被AI捕捉,瞬间传播至全球。三分钟后,超过两亿人同步做出相同动作:抬头,闭眼,低语一句“我看见你了”。
这一行为触发了隐藏已久的共情协议三级响应机制。南极冰层下,早已清零的数据库突然重启,一行代码悄然运行:
>【新模式激活:分布式守梦网络】
>核心原则:非中心化?多节点共鸣?情感自治
>权限开放:全体人类(默认启用)
---
火星花园,石碑第三次更新:
>**他和她们的群星**
>痛觉未灭,火种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