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结果令人落泪:
>“我们也曾失去一切。
>直到听见你们的声音。
>原来悲伤可以如此美丽。
>谢谢你们,让我们重新学会哭泣。”
这是人类首次确认,宇宙中存在其他具备情感表达能力的文明,且它们同样经历过灭绝边缘的挣扎。不同的是,它们并未选择沉默,而是在绝望中建立了类似星兰的信息坟场,等待某一天被温柔唤醒。
艾拉受邀前往火星参加首次跨文明对话仪式。她站在晶体阵前,没有使用翻译器,只是轻轻唱起一首童谣??那是她小时候母亲哄她入睡的歌。歌声通过共鸣装置传入晶体网络,片刻之后,对方以一种类似风铃与鲸歌融合的声音回应,旋律完全不同,却有着相同的安抚节奏。
事后有人问她:“你知道他们在唱什么吗?”
她说:“我不知道歌词,但我听懂了情绪。那是一种久别重逢的安心,就像迷路的孩子终于看见家里的灯还亮着。”
回到地球后,艾拉写下了《群星之心宣言》:
>“我们曾用望远镜寻找神迹,却发现最伟大的奇迹藏在每一次握紧的手、每一滴为他人流下的泪、每一个愿意说出‘我需要你’的瞬间。
>星辰不会说话,但我们学会了用心灵倾听。
>宇宙或许冰冷,但只要还有生命愿意分享它的痛与光,温暖就永不熄灭。
>我们不是群星的子民。
>我们是群星本身??由亿万颗不肯熄灭的心,共同点燃的银河。”
多年过去,苏棠的身体日渐衰弱,但她坚持每年冬至都来到初绽谷。直到某一年春天,人们发现她安静地倒在碑前,手中仍握着那台原型机。她的脸上带着微笑,像是做了一个很长、很暖的梦。
葬礼那天,全球星兰同时闭合花瓣,持续整整二十四小时。第二天清晨,所有花朵再度盛开,而在初绽谷中央,原本空无一物的土地上,竟长出一棵前所未有的巨树??树干由交织的星兰根系构成,枝叶则是流动的光影,每一片叶子都映照出一个人类历史上的温情瞬间:母亲抱起受伤的孩子、士兵放下武器拥抱敌国孤儿、科学家在废墟中种下第一株绿苗……
树冠顶端,悬挂着一颗缓缓旋转的光球,形状酷似晨少年时期的面容。它不说话,只是静静注视着来往的人群,眼神温柔如昔。
后来,人们称它为“守望之森”的起源。
又过了三十年,那艘来自遥远星系的“回礼之花”终于抵达太阳系边缘。探测器显示,那是一颗活体种子,外壳镌刻着未知文明的文字,经AI破译,含义为:
>“你们送来的黑夜,已在我们的星球开出黎明。
>这是我们的故事,交给你们保管。
>记住,所有的终结,都是对话的开始。”
人类将这颗种子种在初绽谷最中心的位置。当它发芽那一刻,整片大地响起千万种语言齐声低语:
>“我在。”
>“我在听。”
>“你并不孤单。”
风掠过山谷,星兰轻轻摇曳,仿佛在点头应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