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小说

秋天小说>苟在战锤当暗精 > 831 添头(第5页)

831 添头(第5页)

一场范围极广的大规模审问立即展开。

结果很快揭晓。

原来,之前抵达的三千阿苏尔援军竟是轻装而来,他们以急行军的方式赶到,随身几乎没有携带任何额外补给,更没有配备能够扭转战局的施法者。

联合会议迅速展开了,那是一场紧绷如剑弦般的会议,灯火摇曳下,军官们的眼神都带着火光,空气中充斥着压抑的热意。

最终,负责海军的哈德里斯和负责陆军的泰兰铎联合拍板决定,在瓦尔铁砧战役结束后,立即展开额外的作战。

理由很简单,他们麾下的战士们已经躁动不安,胸腔里燃烧着烈火般的求战欲。

人人都渴望军功,军功就是积分,积分就是钱!

这已经是刻入杜鲁奇骨髓的等式。

哪怕这钱是用命换的,他们也绝不会后退半步!

至于物资问题,根本不是问题。

作为中枢与物资存储核心的黑色方舟??永恒恐惧堡垒号上,堆积如山的物资足够维持半年高强度作战。那些从阿纳海姆带来的补给,像是无尽的黑色海潮,被压缩在方舟巨大的仓库中,等待被分发、卸载。

损失的突袭舰………………

根本不值一提,产能过剩,了解一下。

严格来说,产能过剩是不准确的,是生产与需求间的严重失衡,是生产过剩。

生产量远远超过了实际消耗,直接表现就是在黑色方舟囤积着大量尚未启用的突袭舰与军械。

那情景,就像造了一万架飞机,但飞行员只有两千个。剩下的,只能闲置在那里,积灰,待命,随时准备被唤醒。

而在战略层面上,杜鲁奇的最高意志也十分明确。

尽管大方向上,艾里昂王国与卡勒多王国之间的关系看似铁板一块,但在细节与局部,却另有文章可做。阿苏尔的政治体制决定了,他们的王国与贵族并非铁血统一,而是存在无数可以插针,可供争取与瓦解的缝隙。

因此,杜鲁奇方的最高判断是:艾里昂王国中的一部分力量,是可以被拉拢,甚至利用的。正因如此,在最初的登陆行动中,杜鲁奇并未立刻对塔尔?乌斯维发动全面攻势,而是选择了劝降。这一策略也很快见效????埃尔达

莉娅?戈德曼的举动,便成了极佳的表率。

卡勒多王国则完全不同。

若说,艾里昂的贵族们只是这艘庞大巨船上的乘客,那卡勒多的龙王子们就是紧握舵柄的操船者。他们代表着方向与意志,注定难以动摇。

于是,局势自然走向了更为尖锐的对抗。

一部分在火山岛战斗爆发之际,被留在黑色方舟上的杜鲁奇部队,立刻获得了新的命令。他们纷纷登陆,从通道出发,沿着阿苏尔援军行进的路径,向北推进。

对于巡路,探寻什么的根本难不倒杜鲁奇,第十五集团军中有部分阿斯莱与艾尼尔,他们都是寻路的好手,能在森林与山岭间轻松穿梭。而且,第十五集团军本就是山地军,专精于森林与山地作战。

与此同时,海军的动作也在同步展开。

在哈德里斯指挥下,舰队利用魔法迷雾为掩护,悄然沿着海岸线滑行,像徘徊的幽灵舰队,准备在最需要的时候,提供支持。

尽管情报并不完善,杜鲁奇缺乏关于援军具体规模与动向的详尽掌握,但运气却意外地站在了他们这一边。

阿苏尔援军,果然如同预估一般出现,他们在行进途中,正好被隐藏在云层间的泰兰铎先行发现。

于是,陆军立刻在援军可能行进的路径上展开了预部署,设下了三个巨大的伏击圈。

为了保证分配的公平与士气的均衡,大军团中的三位军团长亲自抽签。签运落下,军团去向已定,谁抽到哪,便奔赴哪片伏击圈。

只要阿苏尔援军的最终目的地是瓦尔铁砧,而不是在半途立刻调头回返,那么无论他们选择哪条行军路线,最终都会不可避免地踏入预先布设好的伏击圈。

这是一张大网,一张被精心织就、从一开始就等待他们的罗网。每一个伏击圈都如同血腥的网,等待着猎物的闯入。

最终,阿苏尔援军还是选择了沿着阿萨尼尔所率领的援军曾经走过的道路前进。那是一条相对好走的海岸线道路,海风呼啸,视野开阔,看似安全,实则危机四伏。

当带队的龙法师伊姆拉里斯终于察觉到海面上的情况不对劲时,一切已经太迟。迷雾悄然散开,映照出的是早已埋伏多时的敌影。

就在他意识到危机的瞬间,山岭之间陡然传来震天的呐喊,埋伏在山里的陆军与海军厄卫猛然冲杀而出,如同骤然合拢的铁闸,高地上的弩炮居高临下,冰冷的箭矢化作倾盆暴雨,呼啸着砸落在阿苏尔队伍之中。

阿苏尔的队伍在猝不及防中被彻底分割、瓦解,呼喊与哀嚎回荡在海岸与山谷之间,混乱与绝望几乎在一瞬间吞没了所有的抵抗。

杜鲁奇方面打出了一场近乎完美的伏击战,这一战足以被写入操典,成为口口相传的典范。

随着龙法师伊姆拉里斯的战死,这支携带着大量物资与期望的阿苏尔援军彻底走向崩溃,最终在血与火中全军覆没。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