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小说

秋天小说>水浒揭秘:高衙内与林娘子不为人知的故事(贞芸劫) > 第10章 闯林府欲火难断直爆得菊花怒绽下(第10页)

第10章 闯林府欲火难断直爆得菊花怒绽下(第10页)

篇后语:

一、写这部书的初衷

最初灵感源自读《水浒》时对锦儿两度去寻林冲的不解,觉得这是作者想隐藏其真实想法,于是就写了,并设计出大纲。

第一回写得很烂的,当时也没太过认真,不想看客反应强烈(可能是受直白的原回目影响吧),这才起了动“真格”之心。

总的来说,这部书是要借古影射当今一些丑恶现象和软弱的人性。

人妻其实不是重点,重点在“逼良为娼”,而“逼良为娼”,根子在“软弱”二字。

宋代重文轻武,人性软弱,社会麻木不仁,与当今社会有八分相似。

正是因为麻木,才少见“多管闲事”之人,世人见到恶人恶事,大多“关门闭户”,无人敢管,这在《水浒》中已成常态,如岳庙无人救林娘子,潘金莲与西门庆通奸无人敢管等等。

也正因如此,那些敢管“闲事”、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便成了英雄好汉,被作者著书歌颂。

现实社会,又有几个管“闲事”的呢,除了在网上发发牢骚,当真见到恶事,少有人敢管上一管吧,便是救助倒地老人,也会担心“上当”。

对于诸多丑恶世事,如干露露湿露露等等,也权当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无人去痛斥,这与宋时何其相似。

人性软弱,世人皆不管“闲事”,国家又怎敢动武去夺回属于自己的东西呢?

所以在《水浒》中,宋江虽愚忠,但仗义疏财,救人之急,也算的上好汉了。

林冲却算不上,比爱管“闲事”的鲁智深差远了,比将奖金全赠给猎户的武松差远了,连宋江都不如。

二、关于高坚高衙内

本书不并想把高衙内写成“坏人”,严格来说,高衙内也算不上坏人,他是当今官二代的写照。

官二代往往并无害人之心,只想“悦己”,只图自己快乐就行,不顾他人感受。

他们是一类没有责任感的人,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坏人”,是社会“重文轻武”的必然产物。

当今的官二代,也不全是坏人,他们开豪车玩美女甚至勾引人妻,只顾自己,不回报社会,是一种“现象”,能说是纯粹的“坏人”吗?

真正“坏的”,是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根源,即官二代背后那股强大得让人窒息的“力量”。

其实,官二代本身也是受害者,因为他们没有了“灵魂”。

三、关于林娘子张若贞

若贞之名,取似贞非贞之意,即并非真贞。

常有看官说,张若贞似乎失贞过于容易了,其实不然。

古代女子大多柔弱,特别是宋代,三寸金莲,居家不出,只习书画,甚至书画都不习,平时从不锻炼,身子骨自然很软。

加之古代讲男女授受不亲,造成很少与男性接触,内心憋着“火”呢。

而情欲是憋不住的东西,若贞与高衙内这种英俊男人肉对肉的接触,自然会“软倒”,这不是她的错,的确不是不贞。

在古代要强奸一个女人,比现代可容易多了。

大户人家的丫鬟,稍有姿色的,几乎都是失过身的。

不然为何要歌颂“烈女”,因为“烈女”是稀贝物,物以稀为贵嘛。

我就不信古代一男一女赤身相见,女的还真能把持的住。

当今社会因“性”放得过开,更是如此了。

但林娘子还是深爱林冲的,爱与欲不同,欲是释放,是短暂的,爱是回收,是难弃的。

若贞是柔弱多情一类女子的代表,只是似贞非贞。

四、关于林冲

林冲也是软弱的,他是体制内的人,不得不软弱。

但林冲肯定后悔了,从他后来火并王伦,再不担心“不怕官,只怕管”,就能看出他追悔莫急。

要是这刀早一些弑在高衙内或高俅身上多好。

不过他后悔的过晚了。

林冲是有选择的,但原著没有给他一次选择的机会,于是我在第二部中,准备给他一次机会,那就是若贞劝他弃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