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勇气,不是不惧失败,而是明知可能输,依然敢落子。
>所以,别逃。
>哪怕你只是个半路出家的业余爱好者,哪怕你只会最基本的‘打吃’,只要你还在下,你就没有出局。
>因为这盘棋,本来就属于每一个不肯认命的人。”
列车驶入隧道,黑暗瞬间吞没一切。
我闭上眼,听见内心有个声音清晰响起:
“该你了。”
抵达村庄那天,阳光灿烂。村子不大,青瓦白墙,炊烟袅袅。孩子们围着老人又蹦又跳,好奇地看着棋盘。老人坐在小马扎上,摸着棋子说:“今天不收钱,也不比赛。谁来,我就跟他下一盘,顺便聊聊天。”
第一个上前的是个六岁男孩,结巴,不敢抬头。老人让他执黑先走,自己慢慢应手。走到中盘,孩子忽然开口:“爷爷,这个……这个是不是‘打吃’?”
“是咧。”老人笑出声,“你真聪明。”
孩子脸红了,却笑了。
我悄悄按下录音键,镜头对准他们交叠的手影??一双布满沟壑,一双稚嫩颤抖,共同覆盖在一局未完的棋上。
午后,我在村口老槐树下支起展板,贴上从各地收集来的故事。村民们陆续围过来,指着照片议论:
“这不就是咱镇上修车的老李嘛?他还爱棋?”
“哎哟,这不是王婶吗?她天天跳广场舞,咋还写棋理?”
“她说‘守空要厚,做人也一样’,嘿,有点意思!”
一个初中生模样的女孩看完留言墙,转身问我:“我能写一句吗?”
我递给她笔。
她低头写下:
>“我妈说我成绩不好,这辈子完了。可我觉得,只要我不投降,游戏就没结束。”
我看着那行字,喉头一紧。
当晚,全村人在晒谷场办了场露天棋会。篝火燃起,棋盘摆在石桌上。老人提议:“今晚不限规则,不限人数,想说话的就说,想下棋的就下,想听故事的就听。”
一位退伍老兵讲起他在边境哨所用罐头盒刻棋盘的日子;一位聋哑妇女用手语比划她如何通过观察对手表情判断局势;一个小学生朗读自己写的作文《我的爸爸学会了认输》……
轮到我时,我没说话,只是拿出那盘DV录像,连接投影仪。斑驳画面中,年轻的父亲坐在赛场,目光如炬。
全场寂静。
放映结束,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教师站起来,颤声道:“我们这代人,太多梦想被现实压碎了。可今天我才明白,碎了的梦,也能照亮别人的路。”
掌声雷动,持续良久。
回程火车上,我翻看当天采集的素材,一条条录入文档。忽然发现包里多了个东西??是老人塞进来的,一个布袋,里面装着三十多枚手工磨制的木棋子,每一枚背面都刻着一个字:
>“勇”“信”“忍”“等”“观”“静”“守”“变”“归”……
最后一个袋子上写着:“赠予前行者”。
我握紧棋子,望向窗外飞逝的田野。
春天正一路北上,万物复苏。
我知道,这一趟远行才刚刚开始。
而那盘名为“人生”的棋,仍在继续。
只要还有人愿意坐下来说一句:“我来走一步。”
它就不会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