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开始排队逃生的机会。
“所有地铁列车,暂停物资运输。”
“全部转为优先搭载人口。”
“除了在出口车站排队登车的人以外。”
“其他人放弃原本工作任务,集中向安全区转移。”
苏武下达了早已准备好的预案。
经过最初三个多小时的运输。
镇海市中价值最高的那一部分稀有资源,基本已经被转移得差不多。
剩下的物资,虽然还是价值不菲。
可在苏武的眼中,至少它们已经没有人口重要。
也因此,运转模式自然而然地开始向优先转移人口倾斜。
不过,这种倾斜只限于地铁。
在唯一的那条铺设了公路的海底通道中。
行驶在上面的货车,仍然运输着各种物资。
而在它们的下边,各种输送管道中。
也仍然奔腾着以燃油为主的各种液态原料。
他们运输物资的效率,远比运输人口更高。
没有改变的必要。
进入危险时段的第10分钟。
大量的蜘蛛机器人,开始奔赴向避难所各个破损区域的边缘,还有7座出口车站周边。
使用快速水泥,对那里进行高强度的加固。
与此同时。
人工智能通过已经在镇海市居民身上普及的无线耳机,以及不算多的人形机器人。
组织待在外围居民区的人,携带随身行李,撤往避难所深处的安全区。
这是苏武对于他们的怜悯。
也因此,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
和以往略微不同的是,机器人对于那些顽固的试图拖延,又或者干脆不愿意离开的人,并没有采取强制的措施。
仅仅在简单提醒一句,发现没有效果后,便不再理会。
任由他们继续留在那里。
而随着大量的人口,向着避难所的核心区域聚集。
整个镇海市避难所大部分地方,迅速地冷清下来。
几乎所有的工厂,也都开始停止运转。
它们的设备在冷却后,被拆解和打包,运送到车站附近,等待转移。
发电,通风,恒温系统等等避难所的基础设施,则仍然维持正常运转。
不过负责操控它们的,都已变成了机器人。
并且还配备有大量独立的小型发电设备和空气净化器。
以保证在发电设施被灾难摧毁后,仍然能够对关键区域输送电力和维生的空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