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奕山为靖逆将军,隆文、杨芳为参赞大臣,并从各地调集大军前往广东“剿夷”。】
……
天幕上。
鹅毛大雪席卷京城。
铜炉内的青烟袅袅。
乾清宫内跪倒一片太监宫女。
皇帝的怒喝响彻宫殿。
“朕君临天下!”
“尺土一民,莫非国家所有!”
“琦善岂敢擅予香港!”
“拟旨!将琦善革职查办!押送京师!”
……
【谕旨于正月十九(2月9日)到达广州。】
【但琦善依然决定和谈。】
【正月二十(2月1日)他依然按计划离开广州。次日与义律在虎门蛇头湾举行第二次会谈】
【关于此次会谈,义律的报告称,“两人长达12小时的讨论的结果,成功地拟成了全部条文”。】
【但琦善没有签署这个条约,要求展期十天。】
【而琦善对这次会谈也有报告,但已经全是谎言了。】
【他奏称前往虎门是为了查勘该处的防务,适遇义律求见,为“缓兵之计”而与之会谈。】
【还奏称,会谈完全围绕香港问题,批责了英方强占香港的行径,再次声明,只是“寄寓一所,并非全岛”。】
【此后,琦善全靠谎言来维持日子。】
【正月二十三(2月13日)琦善从虎门回到广州,收到了两份重要的文件:一是道光帝于1月3日的谕旨与奕山等人的任命。】
【二是义律根据蛇头湾会谈拟就的条约草案《善定事宜》,并在照会中要求早日会晤,共同签署。】
【道光二十一年正月二十六日(1841年2月16日)义律照会琦善,称英军已撤离舟山,要求于2月2日前在他的《善定事宜》上签字,否则“仍复相战”。】
【琦善经受不住此等恫吓,立即忘记了自己的保证。】
【正月二十九(2月19日),琦善再次做出让步,从原先的“只许香港一隅”,扩大为“许他全岛”】
【二月六日(2月26日),广东巡抚怡良揭琦善私订《穿鼻草约》,擅割香港的卖国罪行。】
【奏报到京,道光下令将琦善革职锁拿,查抄家产。】
【二月二十一(3月13日),琦善戴着镣铐离开了广州。】
……
鸦片战争应该是最后一个要详写的大事件了。
因为自鸦片战争以后的一切问题就是那六个字。
“落后就要挨打”
一切的军事战争与制度改革都是围绕这六个字。
并且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就像虎门之战一样。
在绝对的力量面前,什么精神什么义理什么道德都是没有必要谈的了。
qu4。。qu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