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言简意赅。”
“但对具体事件还要进行具体分析。”
“鸦片战争,从战略和战术两个方面来说。”
“就战略来讲,道光时清朝人口四万万,俨然是一个大国。”
“英吉利远涉重洋,长途奔袭,以动对静,以劳对逸。清朝有可能打败英吉利的。”
“从军事讲,英吉利进攻,而清朝防御。英国兵少,而清军兵多。英军后方太远,而清军在本土作战。”
“从民心讲,英吉利是侵略的一方,清朝是反侵略的一方,是有一定的民心支持的。”
“这是战略方面。”
“而从战术来说……”
魏征摇了摇头。
清朝的战术对比英吉利的战术,只能用四个字形容。
一塌糊涂。
房玄龄等人十分认同。
“至于责任。”
“道光主抚,而有罢免林则徐之事。”
“道光主剿,而有奕山、奕经之事。”
“不言而明了。”
……
{这么说吧,当初道光皇帝曾问道:“英吉利至新疆各部,有旱路可通?”}
{这是早在康熙时候已经明确的常识问题。}
{道光对西方的政治、经济、军事、地理一无所知,却无知者无畏,对英国的坚船利炮,依然不屑一顾!}
{他要是有当年努尔哈赤亲自指挥萨尔浒大战的精神,有皇太极抱病亲自指挥松锦大战的意志,有康熙三次亲征噶尔丹的气魄!}
{率军御驾亲征,调动天下“勤王”,等侵略军在天津大沽登岸后聚而歼之,这场战争是绝对不会打输的,当然也不会有《南京条约》之耻。}
{……你拿他当谁?李二凤吗?}
……
大清·道光时期
道光眨了眨眼,指着自己鼻子难以置信。
“御驾亲征?”
“谁啊?”
“朕?”
你开玩笑吧!
不过……
道光又想到那些条约。
朕有何面目去见列祖列宗啊……
“看看吧。”
看看奕泞干得如何。
哪怕只是个守成之君。
道光咬咬牙。
那朕也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