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武见包培刚不接话茬儿,又要往别处遮。
“这么远打电话给我,我也不清楚具体情况,你找他啊。”
“我找他?我找得着嘛!”
包培刚气呼呼地说道:“他秘书说他身体不好,休养去了。”
“来,李学武同志,你告诉我你们李主任去哪休养了?我亲自登门拜访,就为了见见他。”
“哎!李主任病了吗?”
李学武好像第一次听说,十分惊讶地讲道:“我怎么不知道。”
“休假这几天就想好好陪陪孩子,啥工作都没干,没想到竟然出了这么大的事吗?”
你瞧瞧,这理由不就上了,李学武没看报纸,就顾着哄孩子了,说不知道也是应该的。
可你觉得包培刚信吗?
信,信个屁,他被李学武忽悠了一次又一次,他还能信?
“李大秘书长,一口气建两座招待酒店,我承认你们有魄力,但你们也没这份实力吧?”
包培刚直白地讲道:“咱们合作这么多年了,你们想要投资,谁的钱不是用,老躲着我们算怎么回事啊?”
“还你们红星钢铁集团真有这份能耐,一口气全吃掉?”
“哎,话不是这么说。”
李学武听得出他在电话里不客气,语气上也强硬了几分。
不过他不是硬怼,而是巧妙地讲道:“我虽然全程都没参与这个项目的谈判,但我知道一个情况,圣塔雅集团会提供低息贷款,具体数额多少我不确定。
“低息贷款?哪来的?”
包培刚心里一跳,如果圣塔雅集团真能提供低息贷款,再看李怀德和李学武这种态度,说不得红星钢铁真要一口气吃下这块大蛋糕。
你要问国际饭店国内第一高楼的牌子就这么响,他们就笃信这个项目一定赚钱?
也不一定,得看是谁来运营这个项目,如果是红星钢铁集团来运营,以目前其所掌握的联营企业合作状况,以及对外出口合作企业和项目,国际饭店一定会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商业符号。
听话听音,锣鼓听声,企业管理者不仅仅要向内看,还要向外看,向下看,还得向上看。
政策怎么要求就得怎么干。
从今年开始,虽然没有明确的政策和目标,但大家都知道要发展经济,干的好的已经起来了。
你看看红星钢铁集团,这两年发展的势头多迅猛。
这么说吧,全国范围内,大学习活动还在搞,但很多企业已经自觉地将经济建设和生产发展工作放在了首位。
大学习活动的开展也是为了更好地?主产。
京城周边没有多少托拉斯企业,甚至这个时候的全国都没有能比肩世界级企业的巨头出现。
这个时候都穷,都困难,大家都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发展。
想要进步,就得发展,想要发展,就得琢磨政策。
现在需要经济建设,需要市场流通带动国内生产运转。
红星钢铁集团从四月份就开始炒这个项目,四个月了还没收到上面的明确拒绝态度,这说明了什么?
一直考察这个项目的包培刚再清楚不过了。
你要说嗅觉不灵敏,一天两天看不出来,一个月两个月你还看不出来?这特么都四个月了!
红星钢铁集团为啥要建设招待宾馆,又为啥要接受圣塔雅集团的建议建设国际饭店?
这里面有一定的说法。
地铁站修在荒无人烟的地方不代表它的设计者有问题,而是站在当时立场批评这种想法的人有问题。
超前思维永远是掌握主动的必胜法宝。
现在经济建设口号还没喊出来,政策也没确定,他们就要建商业性质的大楼了,不奇怪吗?
假设国际饭店新址的工期是两年,经济建设的政策会拖延两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