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红星厂组建管委会之前的制度,谷维洁、苏维德和熊本车同李怀德形成了组织架构。
而业务班子成员,以副总程开元、文学、张劲松,以及总工程师薛直夫、总会计师景玉农、总经济师高雅琴为基础,连同李怀德组成了业务管理班子。
有人问了,这个年代有总工程师、总会计师和总经济师的概念吗?
这不是后世的组织架构嘛。
这套管理架构并不是后世设计并使用的,早在50年代我们就在一些大、中型企业中设置了总会计师职务。
注意了啊,是大、重型企业,以前的红星厂算是中型企业,可也没有总会计师职务。
追本溯源,是在56年,咱们学习和借鉴了北毛的模式,在企业中正式确立“一长三总师”制度。
其中总会计师作为行政领导成员,负责企业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
后来62年在《工业三十条》和政务院于63年10月批转经委和财政的《关于工业、交通企业设置总会计师的几项规定草案》中,对总会计师的设置、任免、职责、权限等都作了规定。
这是现在,再往后看,78年政务院颁发了《会计人员职权条例》,又对总会计师的设置和职责权限作了规定。
84年10月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决定》中,又提出企业要建立“一长三总”制。
“一长三总”制是什么?
就是厂长、总工程师、总会计师、总经济师。
工厂是如此设置,应用于集团企业也是同样的道理,只是厂长改称总经理。
这个年月还没有董事长和总裁的称呼,这是以后才有的。
总经理就到头了,一般都是总经理兼管委会主任,一肩挑。
往后管委会撤销,管委会主任改成什么大家就都知道了。
经济建设工作,总经济师要知道一些,总会计师当然也得知道。
不过景玉农能提前知道这个计划,还得说她有特殊的关系。
李学武跟她相处,也不都是坑她,也有给好处的时候。
你要说几个亿、几十个亿的给,那没问题,但也不能老给。
景副主任愿意接受这个的前提是工作上也有互相帮助。
李学武在谋求集团辽东工业管理权的时候,顺带手把所有人都算计了一遍,连她也没放过。
唯独程开元刚经历挫折,心思敏感,提前运作跳出了圈子。
其他人,包括景玉农在内都被他给收拾了一遍。
李怀德不得不吐出来的部分人事管理权被她所接收。
你说这是好事?
当然是好事,谁不希望自己的管理权限能更多一些。
但是你想,总会计师还负责人事工作,这正常吗?
她从李怀德那里不得不捡了便宜,老李能宽了她?
主管财务工作就是集团的重要工作了,她还能兼管人事。
别的班子成员羡慕不羡慕,嫉妒不嫉妒,恨不恨?
你当这大半年景玉农很好过?她对李学武是又爱又恨。
内心欢喜自己所负责的工作都很重要,焦虑的是怕掌握不住。
无论是财务还是人事,在外人看来都是一口肥肉。
你看这大半年,她有搭理李学武吗?李学武敢去着她边吗?
她严防死守,不敢有一点马虎,更不会给别人留下指责她没有能力掌握这些工作的把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