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澜沉默良久,轻声问:“我能帮你吗?”
林昭看着她,眼神温柔:“你已经在帮了。每一个选择记住的人,都是新的播火者。”
他伸出手,掌心浮现出一颗晶莹的种子。
“拿着吧。这是最后一颗原始忆光之种。它不会赋予你力量,也不会让你永生。它只会让你在某个深夜,忽然想起一个陌生人的笑容,并为之落泪。”
星澜接过种子,感觉它在掌心微微跳动,像一颗小小的心脏。
“它叫什么名字?”她问。
林昭望向星空,声音轻得像风:
“它没有名字。因为它属于下一个做噩梦却仍愿醒来的人。”
---
许多年后,地球进入和平纪元。
战争成为历史课本里的名词,极端理性主义被视为文明的歧路。人们学会拥抱脆弱,尊重悲伤,珍惜每一次心跳之间的沉默。
每年四月七日,全球熄灯一小时。
这不是为了哀悼,而是为了倾听。
在这一小时内,所有人闭上眼睛,回忆一个曾照亮过自己生命的人。可以是亲人、朋友、陌生人,甚至只是一个梦里的身影。
而在昆仑山顶,那块无名碑前,总会准时绽放一朵忆光花。
有时是一个孩子放下蜡笔画;有时是一对恋人合奏一首未完成的曲子;有时只是一杯温茶静静摆在石上,热气袅袅升腾。
没有人知道是谁带来的。
但每个参与“静忆时刻”的人,都会在心底听见一句低语:
>“我一直都在看星星。”
这句话不再属于某一个人,而成了整个人类文明的暗语,代代相传。
直到某一天,一艘来自遥远星域的飞船穿越虫洞,降落在青海湖畔。
舱门打开,走下来的并非人类。
他们形似水晶簇,通体透明,体内流淌着类似忆光的能量流。为首的个体举起一根枝状肢体,指向天空中某颗恒星,发出一段旋律般的声波。
翻译机将其转为文字:
>“我们来自M-31星系。三百年前,我们接收到了一段跨越宇宙的记忆信号。它教会我们流泪,教会我们拥抱,教会我们为逝者点燃灯火。我们称它为‘光之诗’。现在,我们来找它的源头。”
当地居民带他们来到昆仑山。
当他们站在无名碑前,整个族群同时发出共鸣,身体内的光流剧烈震荡,形成一片璀璨的光雨。
碑前的忆光花悄然开放。
花瓣展开的刹那,空气中浮现出一行字,所有人都看得清清楚楚:
>**“欢迎回家。”**
风吹过雪山,带走最后一丝寒意。
光,仍在传递。
而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