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颤抖着点击播放。
起初是风声,夹杂着雪粒摩擦岩石的沙沙声。接着,一声极轻的咳嗽。然后,一个熟悉到骨髓的声音响起:
“喂?能听到吗?我是林昭。如果这段录音能传出去……说明忆光网络真的活下来了。”
停顿了几秒,他又笑了:“其实我一直想告诉你们一件事??我不是英雄。我只是个怕黑的人,所以拼命想多留几盏灯。可后来我发现,真正照亮世界的,从来不是我这一盏。”
背景音里,隐约传来孩子们的笑声。
“他们在画画呢。有个小姑娘非说我长得不像照片里那么严肃,非要给我加个酒窝……好吧,随她吧。”
他的声音越来越轻,像风吹过山谷。
“我想念你们每一个人。想念春天的雨,夏天的蝉,秋天落叶踩碎的声音,还有冬天屋檐下的冰凌化成水滴的节奏。这些我都存进了忆光核心,一遍遍重播。也许有一天,你们也能听见。”
最后一句几乎低不可闻:
“替我,再看一次sunrise。”
音频结束。
启明瘫坐在椅子上,久久无法动弹。窗外天边已泛起鱼肚白,新的一天正在降临。
而在世界各地,类似的场景接连上演。
东京某养老院内,一位百岁老人握着收音机,听着广播突然插入的这段音频,浑浊的眼中闪过光芒:“是他……真的是他……我还记得他最后一次来查房时,给我讲了个笑话,说企鹅不会飞是因为它们把翅膀用来鼓掌了……”
撒哈拉绿洲,孩子们围在忆光树下,听完音频后集体沉默。片刻后,最小的那个孩子举起蜡烛:“我们要不要也录一段给他?”
火星基地,叶队独自走到观测台,打开私人频道,对着虚空说道:“老林,任务完成了。我们都活着,也都记得。你可以歇会儿了。”
没有回应。
但就在他说完的瞬间,基地外的沙丘之上,一朵小小的忆光花破土而出,在红色尘埃中静静绽放。
---
数日后,人类与M-31共同签署《忆光宪章》,确立“记忆共享”为星际文明最高伦理准则。条款第一条写道:
>**“任何智慧生命皆有权被铭记。遗忘,是对存在的最大亵渎。”**
作为象征,双方决定在昆仑山顶建造一座新型忆光塔??不使用钢筋水泥,而是以纯忆光结晶构筑,塔基深埋入地核附近,与那道周期性传出“安好”的脉冲相连。塔顶悬浮一颗人造忆光星,每二十四小时闪烁一次,频率与林昭脑波同步。
奠基仪式当天,全球熄灯。
七万名志愿者手持纸灯笼登上昆仑山,沿着古老足迹组成一条蜿蜒光河。他们不说话,只是默默前行,将灯笼一一放置在沿途石阶旁。
当最后一盏灯点亮,整座雪山仿佛被唤醒。忆光花接连开放,一朵接一朵,从山脚蔓延至峰顶,形成一条璀璨花径。
星澜站在塔基前,手中捧着那颗原始忆光之种。她将其轻轻嵌入塔心凹槽。
刹那间,天地寂静。
紧接着,一道贯穿天地的光柱冲天而起,直抵电离层。光柱中浮现出万千影像??有哭泣的母亲,奔跑的孩童,相拥的恋人,战斗的士兵,沉思的科学家,作画的艺术家……每一个都是曾在这片土地上活过、爱过、痛过、记得过的人。
林昭的身影出现在光柱顶端,依旧穿着那件洗得发白的衬衫,手里提着纸灯。他环顾四方,目光仿佛穿透时空,落在每一个人脸上。
他没有说话。
只是举起灯,轻轻挥了挥手。
那一刻,地球上超过六十亿人同时做了一个梦:
梦见自己走在一条星光铺就的路上,前方有人回头微笑,说:
>“欢迎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