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兄,又去赏菊啊?”
一家客店之内,黄巢从房间走了出来,神色困苦,刚好遇到一个相识的士子,开口道。
“圣人山崩,长安封禁,连这客栈也出不去,只能去看看菊花,聊以闲情罢了。”
黄巢叹了口气,回道。
他已经是两次科举不第,这次千里迢迢的来到长安,就是想要搏最后一个机会,毕竟他对自己的才华很有自信,觉得前两次没考上,或是时运不济,这次定能高中。
结果没想到科举还没开始,长安城内就生剧变,圣人竟然在皇宫内被人刺杀,群情骇然。
紧接着,神策军便蜂拥而出,在长安各处捕杀宗室大臣,又或者是反对自己的人士,更是让人战战兢兢,生怕长安又来一次兵灾,那可就惨了。
幸好事情没有往最快的情况去展,神策军虽然在长安城里与新军血战一场,但是并没有真的波及开来,虽然神策军大败亏输,让新军突围离开了长安,但好歹还是将这个帝国都,牢牢掌握在了自己手中。
当然,由于局势动荡,长安执行了严格的出行政策,即便是他们这些士子,出去也被会多番盘问,要是被以为有异心的话,那当场砍了都没人敢喊冤。
幸好这客栈当中,还有一处小花园,里面种着不少的菊花,黄巢便日日赏菊,抒心中苦闷。
他家常年贩卖私盐,自然知道民生困苦,且一路走来,看了不知多少人间惨剧,但他却觉得圣人还是好的,只是下面的官员中饱私囊,执行歪了而已,只要圣人振作,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于是他坚持走科举道路,就是想要改变这一现状,要让大唐再次中兴!
年轻人,总是豪气万千的。
然而这几天来生的事情,却让他心中格外的迷茫。
神策军在长安城里大开杀戒,毫无法度可言,更是直接听从那些宦官的命令,就算是新的圣人登基,又能改变这个局面吗?
如果连长安城的局面都改变不了,那天下呢?
怀着这样的疑惑,他来到菊园慢慢走着,心情逐渐好了不少,甚至一时间诗兴大,脑海中隐隐有一诗呼之欲出。
轰隆!!
然而就在这时,天空中忽然平地一声惊雷,吓得他身子一颤,那喷薄而出的诗兴,也硬生生的给憋了回去。
“白日惊雷?”
他抬起头,却现天上是大太阳,心头顿时一惊。
还没等他继续去想,忽然有人急匆匆走了过来:“黄兄,我便知道你在这里,快,随我一起去衙门!”
却是一个士子神色欣喜的走了过来,对着黄巢大声说道。
“生何事了?”
黄巢连忙问道。
“路上说!”
那士子一把拉住他的手,离开客栈,快步朝着衙门走去,路上才将具体情况告知了黄巢。
原来在新军突围之后,掌握着神策军的宦官们心知不妙,第一时间便拥立了新的皇帝,然后又以皇帝的名义布诏令,招揽他们这些还在长安的士子出来做官。
一方面,是因为神策军捕杀了大量的反对者,导致朝廷官员出现空缺,宦官们虽然掌握着内廷和军队,但外庭的事情,终究还是需要文官来处理。
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收买人心,毕竟士子都是读书人,掌握着话语权,新皇刚刚登基,正需要这些人的支持。
这才有了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不用科举,只需通过面试,直接就能做官。
“还有这种好事?”
一时间,黄巢也激动了起来。
虽然不是走的科举,但实际上唐朝科举制只是选拔人才的其中一种机制,除此之外,还有门荫,也就是如果是高官世家,那么族中子弟也能直接当官,除此之外,还有擢选拔,皇帝可以直接任命人来当官。
并不像是后世的宋明那样,如果走的不是科举正途,那么就算是当官,也会被人鄙视。
所以对黄巢来说,如果能有其他途径当官,自然也是好的。
“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