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7章
其实说白了,就算真的有问题,也是他们两个人感情上的问题。
我们这些外人,怎么插手都是不恰当的。
现在关键的是,你们俩把这个西郊靶场的队伍给拉出来。
我去向上面打报告,特批你们场地和一批训练的设备,老赵、老黄,你俩可得好好争气一次咯!”
“放心吧!小东哥,我们一定不会辜负期望的。”
赵蒙生握紧了拳头,十分有把握地说道。
。。。。。。
而另一边,当《沪上日报》和《人民日报》上都刊登了钱淑珍的《时代的伤痕,回家的知青》,整个上海各大单位里的干部们,也都纷纷议论了起来。
“你们看,这报道里说了。海子的妻子,是从上海插队到东北的知青。那岂不是说,她现在回到了阿拉上海来了?”
“海子的妻子是上海人?我呸!真丢阿拉上海人的脸。。。。。。”
“郭处长,你的女儿也是到东北插队回来的,你问问她,知不知道这个海子的妻子。
要是知道她家在哪里,我都想上门去好好骂骂这个贱女人了。。。。。。”
。。。。。。
外事办的翻译局里,郭琳娴今天来上班,就听到了如此多关于此事的议论。
这些同事都在纷纷声讨着报道里的海子前妻,觉得她丢了上海人的脸,怎么能干出这么忘恩负义、薄情寡义的事来呢?
上海人虽然经常给人小气、精明和计较排外的印象,但本质上上海人是十分要面子,在乎自身名誉和荣誉的。
尤其是当发现有个别上海人的行为,玷污了整个上海人的风评,就会非常团结一致的声讨起来,甚至大有将其开除出上海户籍的意思。
“我还没看过这篇报道,具体的内容不太清楚,先不予置评。”
面对同事们的讨论,郭琳娴真的是又气愤,又有些哭笑不得起来了。
因为,她知道写这个报道的记者,也是气不过,也是好意,写出来的这些内容,并没有丝毫的夸大事实,全都是她所看到和听到的。
可真正的事实,郭琳娴又没办法去说明和解释,只能够一早上,面对着同事们一个个对自己女儿的诋毁,既不敢反驳,也不能赞同。
“唉!这都叫什么事啊!这一下倒好了,我家梦梦是真成了女版的陈世美了,被全国人民指着鼻子骂。
也还好,这记者还算是有良心,没有将梦梦的真名给写出来。”
郭琳娴坐在办公室里,看着两份报纸上的报道,只能摇头苦笑起来了。
而这个时候,有手下办公室的属下过来报告道:“郭处长,刚刚东北春城那边的春城电影制片厂发了电报公函过来,要求上次跟你一起过去的刘晶和周卫国两名同志,进行一些日文翻译协助的工作,还要再待大概五六天的时间。”
“好的!电报放这里,我知道了。这情况不影响,反正目前单位里的一些日文翻译任务,我们都还应付得来,任务不是很重。
周卫国和刘晶两人在日文翻译上的能力,能够得到春城电影制片厂的认可,也是我们上海外事办翻译局的荣誉。”
郭琳娴点点头,并没有将这件事挂在心上。
因为像这种不同单位之间的协助,在现在可以说是很普遍的,郭琳娴也是习以为常了。
这种情况尤其是在一些大型的工业领域,会更加的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