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小说

秋天小说>[三国]谋士不可以登基吗 > 第120章(第1页)

第120章(第1页)

读书人为何难得,还不是因为若想要挑灯夜读,便得点灯点蜡,这可是一笔数量不小的开销。

乔琰能有这个条件将蜡烧融后作为封口之物,刘宏也自然可以,但放在这种本就需要节省钱财的事情上,听来就很没有可行性。

乔琰可不知道刘宏居然在此时给出了个颇有「何不食肉糜」想法的问题,有程立和戏志才一道帮忙揣度在奏表中的话该当如何说,她自觉自己也大致能将收容黑山贼的影响降到最低了。

她早在秋收时节就已经忙起了下一阶段的事情,现在正处在关键时候,也没有这个多馀的心力去管刘宏的反应。

京城之中落雪,这乐平县也难有避免地在前阵子就表现出了降温的迹象。

就算四面环山的环境中,多少能依靠着地势挡风而让气温显得和暖不少,也并不能改变小冰河时期的无差别攻击。

而严寒,实在是一项丝毫不比大疫影响小的杀人刀。

纵然有为数不少的粮食存储在乐平的库房中,好用的黑山劳改队也在县中准备了柴火,但现如今防寒之物匮乏,依然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除却在记载中出现于帝王朝服中的少量棉,在如今这时代棉花的种植和纺织远没在中原推广开来,她就算是知道此物的防寒效果甚好,也显然并不能横空把东西给变出来。

贸然说什么要往南下走一趟寻找东西,在交通并不便捷丶且时人多觉南方为蛮夷之地的情况下,显然也并不是个合适的决断。

棉,就显然是一个排除选项了。

乔琰紧跟着想到的,是鸡鸭的绒毛。

可想想都知道,在粮食饥荒面前,又何来多馀的粮食来驯养鸡鸭,就算真有的话,也显然不足以制作成防寒的衣物。

乔琰头疼得要死。

要知道现在可不是能大肆以炭火取暖的时候,物理防寒才是首要的手段。

也正是在此时她从陆苑这里听到了个有意思的消息。

她说自蔡伦改良造纸术以来,因纸张保存不易,如今大多还是用的竹简,但有条件用纸张的家中仆从,倘若有穿不起冬日皮袄的,往往会用主家不用的废弃纸张,作为填塞在布料之中的防寒之物。

纸张轻薄,以纸防寒听来多少有些荒谬,但对于如今的御寒手段有限的人来说,却也未尝不是一种选择。

要知道改良后的造纸术所用的材料大多低廉,对急需多添一层保命之物的人来说,无疑有可行性。

有了那些人开了头后,民间也有尝试做出类似操作来防寒的。

也或许这不能叫做纸,更像是树皮纤维的叠加。

在意识到这一种选择后,乔琰当即下令,让人从山中寻找一种树,名为楮树。

这同样是一种会生长在山西境内的植物,偌大一座太行山脉,其中绝不可能连一片楮树林都找不出来。

为何要找楮树?

因为此树的树皮纤维含量极高,足能支撑起这防寒的需求,这也正是后世为何会出现楮树皮所做的纸裘。

以乔琰如今的条件还无法达成制作楮皮纸的条件,但先将楮树皮纤维压成衣衫所需的一层,度过这个冬日,却无疑是有可操作馀地的。

更值得庆幸的是,此前活跃于太行山中的黑山贼何止是告知了她最近的楮树位置,还在开采树皮的时候为她带回来了两件附带的东西。

一件便是加入到那薯蓣糕点之中的黄精。

一件便是楮树具有浆糊性质的树汁,被乔琰加入到了那木盒的蜡封之中。

在鲍鸿抵达京城的时候,正好也是乐平第一件粗糙版本的楮皮衣问世的时候。

因年岁尚小,说话尚可以百无禁忌的蔡昭姬看着乔琰手捧那楮皮衣的欣喜神情,小声问出了一个灵魂问题:「如此说来,乔侯所赠陛下之物……岂不——」

「岂不是只是个边角料?」

51。051三千户籍

乔琰很难不怀疑,蔡昭姬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有继承蔡邕那个瞎说大实话的毛病的。

她一本正经地回道:「这如何能这么说,黄精长于太行山,虽未曾经由炮制,品相也不过尔尔,但到底是山野之灵。楮树汁有浆糊之效,可令蜡封更为严密,以防献与陛下之物变质,而我等用来制衣的楮树皮却只是其中最为劣等之物而已。」

蔡昭姬跟她对视了一眼,觉得在糊弄学上,乔琰显然是个高手,总归就算是陛下见到了这楮树皮衣,也难从她的歪理邪说上找出什么错漏来。

这件楮皮衣服,随后便被乔琰寻了个身形瘦弱些的县民来测试了一番效果。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